劳动争议是否可以通过直接起诉解决

更新时间:2023-09-30 1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劳动争议是不可以通过直接起诉解决的,因为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前置制度,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劳动纠纷的仲裁时效是1年。
一、

劳动争议是否可以通过直接起诉解决

  劳动争议是不可以通过直接起诉解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

劳动纠纷仲裁的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劳动纠纷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者申请仲裁属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起诉

三、

劳动纠纷的种类

  劳动争议纠纷包括:

  1.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2.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3.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4.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6.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7.其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解除劳动关系是否可以直接提起诉讼
解除劳动关系不可直接起诉。应先申请劳动仲裁,不服裁决可起诉。操作如下:1. 收集证据,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2. 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3. 遵守诉讼程序,等待法院裁决。
发生劳动纠纷后是否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劳动纠纷法院起诉流程: 1. 用人单位或职工携带仲裁裁决书和起诉书前往基层法院立案庭申请立案,并提交相关证据。 2. 法院审查后,若符合立案条件,将同意立案并出具立案回执。 3. 随后进入审理判决阶段。 特别提醒:在起诉前,需先申请劳动仲裁。 关于审理期限: -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 -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审结。 - 如遇特殊情况需延长审理期限,需经院长批准,并可再延长六个月。如仍需延长,则需报请上级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