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的诉讼有没有时间限制
更新时间:2023-07-07 19: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股东代表的诉讼有时间限制,一般股东代表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包括产生原因不同、诉讼归属不同等方面。
一、
股东代表的诉讼有没有时间限制
股东代表的诉讼有时间限制,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开始算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是公司而不是股东。
找法网提醒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
股东代表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
1.产生原因不同。
股东的权利虽然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股东的权利可以分成两大类:股东的个人性权利和股东的共同性权利。
2.诉讼目的不同。
3.诉讼被告不同。
股东直接诉讼只适用于公司及其内部人员侵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也即诉讼的被告只能是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经理、监事和其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股东代表诉讼适用的范围则比较广泛。
4.诉讼归属不同。
5.诉讼程序不同。
提起股东代表诉讼需履行一定的前置程序—用尽公司内部救济,而提起股东直接诉讼则不需要履行该程序。

三、
股东代表诉讼流程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股东在何种情况下能够代表公司提起诉讼
股东代表公司诉讼需满足条件:1)连续持股超180天、持股超1%;2)公司机构未提起诉讼或情况紧急。操作:先向公司监事会等提出书面请求;若被拒绝或三十日内未起诉,股东可直接向法院起诉,保护公司利益。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是指什么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是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必经步骤。具体操作:1. 向监事会或监事提出书面请求,要求其向法院起诉侵害公司利益的董事或高管;2. 若监事会或监事未提起诉讼,可向董事会或执行董事提出书面请求;3. 若前述请求均无果,股东可为公司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法院起诉。
股东之间纠纷诉讼时效具体规定是什么
股权纠纷诉讼时效规定:
1.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3. 有特殊情况的,权利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延长;
4.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