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争议仲裁流程详解
更新时间:2023-08-15 02: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经济争议仲裁流程是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在限期内决定是否受理,立案后开庭审理等。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纠纷的仲裁时效是3年时间。
一、
经济争议仲裁流程详解
经济争议仲裁流程详解为:
1.受理阶段
仲裁程序是以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为起始。
仲裁委员会收到当事人提交的仲裁申请书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在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书,同时向被申请人发出仲裁通知书及附件。
2.、组庭阶段
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和选定仲裁员。
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委员会向双方当事人发出组庭通知书。
3.开庭审理阶段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
4.裁决阶段
仲裁庭在将争议事实调查清楚、宣布闭庭后,应进行仲裁庭评议,并按照评议中的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二、
经济纠纷仲裁时效是几年
找法网提醒您,经济纠纷案件仲裁的时效一般是三年。
《仲裁法》第七十四条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
经济纠纷仲裁费用谁承担
仲裁费用承担:
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处理费两个部分。受理费由仲裁申请人预交;处理费包括差旅费、勘验费、鉴定费、证人误工误餐费、文书表册印刷费等实际开支,由双方当事人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申诉书副本1日内预交。
结案后,仲裁委员会按照仲裁费由败诉方承担的原则,予以确定。双方部分败诉的,由双方当事人承担。
当事人撤诉的,全部费用由撤诉方承担。
经仲裁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费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经济仲裁的流程具体是怎么样的?
经济仲裁的特点如下:
1. 仲裁机构属于民间组织,成员多为各行业专家,有助于案件的正确处理。
2. 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解决争议的方式,使双方更易接受并执行裁决。
3. 仲裁程序相对简单,耗时少且成本低,对当事人更具吸引力。
4. 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根据相关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均可进行仲裁。
你好,经济案件仲裁期限有多久?
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中,对于仲裁期限有以下规定:
1. 仲裁庭应在组庭后6个月内作出裁决书。
2. 经仲裁庭请求,仲裁委员会仲裁院院长认为确有正当理由和必要的,可以延长该期限。
3. 程序中止的期间不计入上述第(一)款规定的裁决期限。
此外,仲裁庭在作出裁决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根据事实和合同约定,依照法律规定,参考国际惯例,公平合理、独立公正地作出裁决。
2. 当事人对于案件实体适用法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其约定与法律强制性规定相抵触的,由仲裁庭决定案件实体的法律适用。
经济仲裁的流程具体是如何的?
经济仲裁的特点如下:
1. 仲裁机构属于民间组织,成员多为各行业专家,有助于案件的正确处理。
2. 仲裁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解决争议的方式,使双方更易接受并执行裁决。
3. 仲裁程序相对简单,耗时少且成本低,对当事人更具吸引力。
4. 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根据相关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均可进行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