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伤鉴定的流程步骤
更新时间:2023-09-14 23: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了解工伤鉴定的流程步骤主要是携带相关材料去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由当事人提交材料和鉴定费等,社保机构受理材料后会在规定期限内作出鉴定结论。
一、
了解工伤鉴定的流程步骤
了解工伤鉴定的流程步骤:
1.因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鉴定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来做鉴定。
3.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由专家确认后,交纳200元鉴定费。如材料不全,由我办出据委托诊断后,再来鉴定。
4.鉴定办于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做出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
5.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由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二、
工伤鉴定完了,赔付流程怎么走
工伤鉴定完了,赔付流程如下:
1.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资料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3.资料齐全、程序合法的,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三、
工伤认定一般需要多久
工伤认定一般需要60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找法网提醒您,如果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天津工伤鉴定流程详细步骤
劳动工伤鉴定流程:
1、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
2、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
3、鉴定结论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劳动能力鉴定材料包括:
1、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2、工伤认定决定书;
3、被鉴定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有效诊断证明;
5、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工伤事故认定条件:
1、职工与企业或雇主间存在劳动关系;
2、职工遭受人身损害;
3、损害发生在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
4、事故是损害的原因。
未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费用。
工伤司法鉴定流程图
工伤司法鉴定流程中,申请人需向社保部门递交申请,并填写相应的申请表。同时,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社保部门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调查核实,并最终作出工伤鉴定决定。整个流程旨在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流程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工伤伤残鉴定怎么做流程
工伤伤残鉴定的流程包含填写申请表格,提供必要资料如劳动合同和医疗诊断证明。社保部门受理申请后将进行调查,最终做出是否工伤的认定决定并下达决定书。过程中如遇到材料不全或其他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情况,应及时配合补充或进一步诊断,确保鉴定流程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