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与侵占罪有何不同
更新时间:2023-09-28 2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诈骗罪与侵占罪的不同主要有财物交付的原因不同、诈危害行为不同、财物交付与犯意产生的时间关系不同。诈骗15万元一般是能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
一、
诈骗罪与侵占罪有何不同
诈骗罪与侵占罪有以下不同:
1.财物交付的原因不同,这是二者的关键区别。
2.诈危害行为不同。诈骗类罪的危害行为是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侵占罪则是非法占有、拒不退还。
3.财物交付与犯意产生的时间关系不同。诈骗类罪被害人将财物交与行为人是在行为人产生犯意之后;侵占罪则是在犯意产生之前。
二、
诈骗15万元能判多少年
诈骗15万能判3到10年,具体判刑详情需要具体案件情节进行分析。
1.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三、
什么才构成诈骗罪
找法网提醒您,构成诈骗罪的要件如下:
1.主观要件: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
2.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3.客体要件: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4.客观要件: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诈骗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1、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代为保管等的基于合法占有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而诈骗罪对财物没有进行限制;
2、诈骗罪要求行为人有实施欺诈的行为,而侵占罪是行为人有拒不退还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如下:
一、主体要件不同。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行为人所掌握,而诈骗罪的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分析: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区别如下:
1. 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 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这种财物实际上已被行为人所掌握,而诈骗罪的对象是不为自己实际控制的他人财物;
3. 犯罪的行为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而诈骗罪则是用虚构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