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7-08 09: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是要承担起侵权造成的民事责任,主要是停止侵害行为、消除妨害、赔偿损失等。侵权行为纠纷的处理措施是当事人沟通协商、起诉或仲裁解决。
一、

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侵权法规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找法网提醒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

侵权行为纠纷怎么处理

  侵权纠纷这样处理:

  1.协商与和解:双方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向法院起诉: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行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

三、

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的区别

  违约与侵权的区分是:违法性不同,行为主体不同,侵犯的客体范围不同。侵权行为指的是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六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七条

  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侵权行为有哪些,在法律规定中侵权行为有哪些
“一般侵权行为的类型主要包括:(1)侵害人身的侵权行为;(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3)侵害身份权的侵权行为;(4)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5)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法律相关规定
侵权损害赔偿是指行为人因侵权而造成的他人财产、人身和精神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以给付金钱或实物为内容的民事责任方式。
是什么侵权行为,负什么法律责任
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