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赔偿有何种类

更新时间:2023-09-08 09: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伤死亡赔偿的种类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工伤认定申请书需要写明的是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一、

工伤死亡赔偿有何种类

  工伤死亡赔偿有以下种类:工伤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二、

工伤认定申请书怎么写

  找法网提醒您,工伤认定申请书应当写明: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名称或者姓名、住所等基本信息;

  2.请求的事项;

  3.事实和理由,即发生工伤的基本情况介绍;

  4.以及签名和日期等。

工伤死亡赔偿

三、

怎么样去工伤鉴定

  找法网提示您,工伤鉴定的流程如下:

  1.提出申请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时间),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提交相关材料

  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材料。

  4.专家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视伤情程度从医疗卫生组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誉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778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工伤性死亡赔偿标准,工伤性赔偿有哪些项目?
因工伤死亡的,需赔偿以下项目: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工伤赔偿项目有哪些
工伤死亡的赔偿标准如下: 1、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待遇与原待遇一致,由用人单位按正常工资待遇支付; 2、医疗费、交通、食宿费用等按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丧葬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伤死亡赔偿项目一般有哪些
工伤死亡赔偿项目: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
工伤死亡赔偿i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
职工工伤死亡赔偿可以有什么
员工工伤死亡,在社保经办机构赔付后公司一般不需赔付。一般下列费用才需要由公司赔付:职工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终止或者解除
你好。我的手指骨折了,能评上工伤吗?
手指骨折可评工伤。操作如下:1. 及时就医并保留相关医疗证明;2. 向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提交必要材料;3. 治疗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伤残鉴定;4. 根
施工现场轻伤怎样赔偿多少钱?
你好,按照具体损失认定
当事人若对鉴定结果持有异议,应当如何处理?
司法鉴定结论异议有以下处理方式:1、申请重新鉴定;2、向司法行政机关投诉反映,以达到撤销违法司法鉴定结论的目的;3、主动搜集其他证据推翻鉴定结论,使得鉴定结论不
宜昌地区七级伤残赔付年限,标准?
计算标准为:七级伤残=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2个月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计算公式:七级伤残=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
他跟我们说他拿的工资跟我老公一样,等我赶到医院把他安排住院后让他们去交医疗费一个不交,5万交医疗费?
是工作的时候受伤吗?有去认定工伤或者做鉴定么?和对方协商不成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医疗费、营养费、误工费等费用。和对方协商不成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没签合同,上了20多天的,半,手轻微骨折,算工伤么
事上班期间发生的吗,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