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二手房买卖纠纷的法律要点
更新时间:2023-06-24 15: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避免二手房买卖纠纷的法律要点是查看房屋产权是否完整,检查房产证上的产权人姓名和卖房人是否是同一人,查看产权证上是否有共有人,检查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一、
避免二手房买卖纠纷的法律要点
避免二手房买卖纠纷的法律要点如下:
1.检查房屋的产权证和土地证,看两证是否齐全。
2.检查房产证上的产权人姓名和卖房人的身份证上的姓名是否一致。
3.看产权证上是否有共有人。
4.检查房屋本身的质量。
二、
二手房买卖纠纷怎么起诉
1.写诉状
民事起诉状是启动法律程序的一个重要法律文书。恰当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与理由的陈述和法律依据,都是决定官司胜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写诉状要有好的构思和设计,否则,不仅会影响诉讼结果,有时还会造成费用的损失。
2.立案
首先要选择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然后递交诉状和证据及其他相关材料。拿到法院受理通知书后,等待法院传票通知开庭。
3.开庭
开庭程序主要包括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法庭调查阶段的举证、质证是专业性很强的诉讼行为。辩论阶段是充分阐述支持自己主张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的时候。其目的是说服法官和对方当事人认可自己的观点。辩论结束后等待法院判决。
4.判决
开完庭后作出判决是法院的工作。当事人在拿到判决书后,如不服判决要及时上诉启动二审程序。否则,一审判决生效,双方争议的问题要按照判决履行。
5.执行
判决生效后,如当事人不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主动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应及时申请法院执行。找法网提醒您,拒不履行判决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罚款措施,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三、
二手房买卖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向法院起诉的,起诉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二手房买卖合同的效力,有哪些法律规定
确认二手房买卖合同效力,应审查合同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有问题可协商修改或解除合同,必要时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怎么解决二手房买卖纠纷,法律依据是什么
二手房买卖纠纷解决方法如下:
(一)争议双方协商解决;
(二)申请调解;
(三)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方式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四)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相关问题等。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二手房买卖合同条款,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必不可少的条款包括:
1. 出卖人和买受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2. 二手房的名称、位置、面积等情况;
3. 二手房的价款和履行期限、方式、地点;
4. 检验标准等。
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满足以下条件:
1. 行为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需真实;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自成立时生效,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需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需依照其规定。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买卖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包装方式、检验标准和方法、结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