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贴和补贴需要交税吗
更新时间:2023-11-03 02: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津贴和补贴不一定需要交税。一般要看单位是主动发放还是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若是主动发放,则需要按照工资、薪金来交税;若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则不需要纳税。
一、
津贴和补贴需要交税吗
津贴和补贴不一定需要交税。补贴津贴如果是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给职工的,一般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该项所得是免征个税的。但如果是单位主动发给职工的,被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津贴补贴,则需要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来纳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的文件法规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主要有: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乡、镇以上(含乡、镇)人民政府或经县以上(含县)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有机构、有章程的见义勇为基金会或类似组织,奖励见义勇为者的奖金或者奖品,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免征个人所得税。
3.个人持有财政部发行的债券和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
津贴和补贴都包括什么
津贴包括:
1.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比如井下津贴、野外工作津贴、高温津贴、海岛津贴、夜班津贴、中班津贴、环卫人员岗位津贴等;
2.保健性津贴,比如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科技保健津贴、各种社会福利院职工的特殊保健津贴等;
3.技术性津贴,比如特级教师津贴、科研津贴、工人技师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等;
4.年龄性津贴,比如工龄津贴、教龄津贴等;
5.其他津贴,比如伙食津贴。
找法网提醒,补贴主要是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比如房贴、水电贴等。

三、
津贴和补贴的区别是什么
津贴和补贴的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津贴是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补贴是为了补偿物价变动而设置的补偿,主要有生活费补贴和价格补贴;
2.形式不同:地区津贴,野外作业津贴,井下津贴,夜班津贴,流动施工津贴,冬季取暖津贴,粮、煤、副食品补贴,高温津贴,职务津贴,放射性或有毒气体津贴,中国的财政补贴大部分用于以粮、棉、油、猪为主的农产品价格补贴;
3.性质不同:津贴是一种补充性的工资分配形式。津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津贴具有相对均等分配的特点,津贴的发放具有强制性,只要劳动者符合发放津贴的条件,就必须无条件向职工发放。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津贴和补贴有什么区别?
津贴和补贴的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津贴是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补贴是为了补偿物价变动而设置的补偿,主要有生活费补贴和价格补贴。
2、形式不同。津贴的主要形式为地区津贴、野外作业津贴等。财政补贴大部分用于以粮、棉、油、猪为主的农产品价格补贴。
3、性质不同。津贴是一种补充性的工资分配形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补贴的发放属于一种福利性质,属于用人单位自主经营权的范畴内。
大学生就业补贴申请条件是什么:
1、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机构的应届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
2、属于困难家庭。
3、是毕业当年年底仍未就业并进行失业登记。
津贴补贴的要交税的吗
补贴津贴如果是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给职工的,一般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该项所得是免征个税的。但如果是单位主动发给职工的,被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津贴补贴,则需要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来纳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br/>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br/>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br/>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br/>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br/>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br/>
(五)保险赔款;<br/>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br/>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br/>
(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br/>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br/>
(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