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自动投案的认定
更新时间:2023-09-02 15: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自首自动投案的认定规定是犯罪后自觉向公安机关投案并供述犯罪事实;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供述尚未掌握的其他犯罪事实。自首量刑能减刑是要依据原判刑期进行认定的,且对减刑次数有限制。
一、
自首自动投案的认定
自首自动投案的认定规定如下: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二、
自首量刑能减刑多少
自首减刑幅度如下:
1.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
2.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重大的,一次减刑不得超过两年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
自首和坦白的相同点是什么
自首与坦白存在着某些相同之处:
1.两者均以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
2.两者在犯罪人归案之后都是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3.两者的犯罪人都有接受国家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4.两者都是从宽处罚的情节。
找法网提醒您,但是,自首与坦白与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之后,主动如实交代自己犯罪事实的行为;而坦白则是犯罪人被动归案之后,如实交代自己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其次,自首与坦白所反映的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不同,自首犯的人身危险性相对较轻重。最后,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罚情节,而坦白只是酌定的从宽处罚情节;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自首比坦白的从宽处罚幅度要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投案自首可以在检查院投案自首吗
投案和自首的区别如下:
1. 被动与主动:投案是被动行为,而自首是主动行为。
2. 投案与自首的要求:自首不仅要求办案机关主动投案、主动控制,而且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而投案是指犯罪嫌疑人因疾病、伤害或者为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代为投案,或者先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投案。
自动投案的形式包括:
1. 直接向公安、检察、审判机关投案。
2. 由于特殊原因不能亲自投案而委托他人报案或以信电投案。
3. 在特殊情况下,向负有侦查、审判任务的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保卫人员交代罪行,也可以认定为自动投案,但前提是明知上述人员不会告发。
投案自首的判定
投案自首的法律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六十七条<br/>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br/>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br/>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自动投案是怎么认定的
自动投案的条件如下:
1、投案行为必须是发生在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
2、投案行为是犯罪分子的意志所决定的自动投案是犯罪分子于犯罪之后,被动归案之前,自行投于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处于所投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候交代犯罪事实,并最终接受国家的审理和裁判的行为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