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受伤了误工费谁承担
更新时间:2023-06-12 09: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地受伤了误工费由建筑单位承担,主要根据受害人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有固定收入按实际减少的数额计算。索要误工费需要的材料包括收入证明、病历、误工证明等。
一、
工地受伤了误工费谁承担
工地受伤了误工费由建筑单位承担。
1.如果确认是工伤,误工费就应该由建筑单位承担。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4.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5.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6.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二、
索要误工费需要什么材料
1.收入证明或收入状况证明。有固定收入的,有单位开具有公章的书面证明,内容包括受害人在单位的工作时间、职务和最近一年平均的月工资等。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提供一段时间(前三年)收入状况证明,可到当地的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开具。如均无法提供的,受理法院会根据当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2.病历或医院小结等。病历及医院小结上一般会载明就医时间,建议休息时间、需要加强营养、需要专人护理等信息。
3.误工证明。有单位有条件的,可以让单位出具误工的书面证明,加盖公章。
4.误工期司法鉴定书。如果对方不认可或存在争议的,可提请进行误工期司法鉴定,来确认误工期限。

三、
误工费有哪些特征
1.非持续性的误工。找法网提醒您,这种误工的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2.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这种误工的时间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伤害死亡的。从侵权行为开始计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时止(或有的因受害人死亡不计算误工费,因死亡赔偿金已补偿预期收入)。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工人工地受伤,承担多大责任
工地工伤处理原则及责任承担:
1. 在工地发生工伤,且未签订劳动合同,不能认定为劳动关系时,受害者可以寻求承包方、建筑商或开发商的赔偿。
2.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时,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但接受劳务一方在承担责任后,可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
3. 在提供劳务过程中,如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责任将根据双方过错进行分担。
4. 若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导致提供劳务一方受损,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要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同时也有权要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在补偿后,可向第三人追偿。
驾校摔伤导致误工,误工费因该谁承担?
工伤职工一般没有误工费,但是有停工留薪期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承担。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工作中误伤工友谁负责
上班期间误伤工友,属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误伤工友属于意外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未支付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br/>
法律依据:<br/>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br/>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br/>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br/>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br/>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br/>
(四)患职业病的;<br/>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br/>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br/>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