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开庭原告不到场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09-17 14: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民事诉讼开庭原告不到场视为撤诉,若原告有正当理由缺席庭审的,法院可不予视其撤诉。开庭审理需要三到六个月左右,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自立案之日起审结完毕。
一、

民事诉讼开庭原告不到场怎么办

  民事诉讼开庭原告不到场视为撤诉。具体如下:

  1.原告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按照自动撤诉处理。

  2.如果原告向法院说明了情况,法院一般会考虑的,从谨慎的角度出发,法院不会轻易认定原告撤诉。

  3.按照撤诉处理后,视为原告没有起诉,原告可以就同一事实同一理由再次起诉。

二、

开庭审理需要多久

  对于审限民诉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一审法院应当在给予的审限内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民事诉讼开庭原告

三、

开庭审理流程是什么

  1.开庭。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通知与告知相关人员;

  2.法庭调查;

  3.法庭辩论;

  4.被告人最后陈述;

  5.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

  6.宣判。

  找法网提醒您,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诉讼个人原因不到庭判决怎么办
法律分析: 法院起诉找不到被告人的,可以公告送达,然后缺席判决。 民事诉讼中的缺席判决,即法院在一方当事人缺席时所为的判决。通常情况下,当事人为了避免遭受不利于自己的诉讼后果,都会于言词辩论之日到庭并进行辩论。但由于民事诉讼具有私法的性质,当事人对自己的权利具有处分权,而且实践中经常存在一些阻碍当事人到庭的因素,所以当事人不能到庭的情形实属难免。
民事诉讼开庭时被告不到怎么办
民事诉讼开庭被告不去 1.法院可以拘传他到庭。 2.必要时可以缺席判决。 3.被告不出庭也不影响诉讼请求。 4.法院只要宣判就对他有强制力他必须履行。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