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后取保候审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
更新时间:2023-08-24 1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逮捕后取保候审的最佳时期是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期间,家属应当在刑事拘留期间争取取保候审。刑事案件逮捕的条件是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一、
逮捕后取保候审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
逮捕后取保候审的最佳时期是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期间,即刑事律师熟知的黄金37天。这是因为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正是37天,拘留期间,公安机关必须向人民检察院提请批捕,一旦检察机关在37天内批准逮捕,就说明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均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罪的可能性很高。刑事案件中,公、检、法作出的程序性决定对案件进程存在重大影响,如果公安机关接受犯罪嫌疑人申请,对其取保候审,说明案件没有造成严重犯罪后果,甚至并未构成刑事犯罪,很可能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应当在刑事拘留期间,尽力争取取保候审。
二、
刑事案件逮捕的条件是哪些
刑事案件逮捕的条件是: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是关于犯罪严重程度的规定。基于已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而不是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等轻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罚的,才符合逮捕条件。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三、
逮捕和批捕有什么区别
找法网提醒您,逮捕和批捕有的区别如下:
1.执行的主体不同:执行逮捕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批捕的主体是检察机关,也就是说只有检察机关才有权利作出相应的决定和批准。
2.执行的时机不同:逮捕是在案件审查之前或者诉讼开始之前;批捕是在对案件进行侦查并结束之后。
3.二者的手段不同:逮捕是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批捕是批准逮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什么时候申请取保候审
关于申请取保候审的时机至关重要。在刑事拘留阶段,证据初步调查时申请最为有利;逮捕后侦查羁押阶段虽然难度增加,但仍应抓住机遇;审查起诉阶段,事实基本查清后也可能有机会;即便到了审判阶段,也应尝试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结束后一般怎么样
取保候审结束后,会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进展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案件情况轻微,可能会撤销取保候审;如果需要继续追责,可能会进行案件移送或变更强制措施;对于已经判决的,将按照判决结果执行刑罚,同时取保候审也会自动结束。具体操作会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办案机关进行。
怎样才算取保候审结束时间
取保候审期满即结束。具体操作:1. 期满自动解除,需办理解除手续;2. 案件未结,可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如转为监视居住等;3. 如有违规行为,可能撤销取保候审并收押。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