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几级赔偿标准如下:
1.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
(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
(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
(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
(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
(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
伤残津贴:
(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
(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注: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
(2)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
(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
(4)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
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工伤赔偿是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承担,但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然后由用人单位偿还。
找法网提醒您,工伤赔偿办理的方式:
1.当事人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4.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