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必须要有劳动合同吗

更新时间:2023-07-22 19: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仲裁是必须要有劳动合同的,若是劳动关系当事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便应当先确认劳动关系,而后再处理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开庭之后本人是可以不去的。
一、

劳动仲裁必须要有劳动合同吗

  劳动仲裁必须要有劳动合同。找法网提醒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些特征,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劳动人事争议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

二、

劳动仲裁开庭本人可以不去吗

  劳动仲裁开庭本人可以不去。可以委托的人包括律师、亲属或者朋友等。如果申请人或被申请人有事无法按期到庭参加审理,可以提前向仲裁委申请延期开庭,不过需要有正当理由。

  当事人在仲裁庭庭审时的权利具体如下:

  1.有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的权利;

  2.有申诉、申辩、质询、质证的权利;

  3.有请求调解、自行和解、要求裁决的权利;

  4.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5.申请人有放弃、变更、撤回仲裁请求的权利;

  6.被申请人有承认、反驳申请人仲裁请求、提起反诉的权利。

  一般劳动仲裁只开庭一次。特别复杂或一次未审理清楚的,可以安排多次开庭。

劳动仲裁必须

三、

劳动仲裁需要律师吗

  法律并没有强制规定劳动仲裁要请律师,可以委托律师代理,也可以自己申请法律援助。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案件实行仲裁员和仲裁庭制度,在仲裁员(仲裁委员会指定或当事人选择)主持下,当事人在仲裁庭这个法定的、封闭的场所内就案件事实进行调查了解、质证、辩论、调解。仲裁委员会根据仲裁庭调查的事实进行法律适用,作出裁决。劳动者进行劳动仲裁,一般由劳动者进行举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589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合同,劳动仲裁?
<p> 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 </p> <p> 1、对劳动关系的争议; </p> <p&
未签订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未签订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
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申请仲裁解除劳动合同,是先申请仲裁解除劳动合同,还是先向原公司申请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仲裁解除劳动合同
你好,如果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赔偿金,你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
劳动仲裁,劳动合同丢失可以仲裁吗
仲裁申请程序: 1、劳动者自权益受损之日起一年内,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提交劳动仲裁申请; 2、仲裁委五日内审理并答复申请人的仲裁申请; 3、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劳动仲裁有劳动合同,可以仲裁吗
协商不成搜集证据申请仲裁维权。
仲裁 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能申请仲裁吗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帮助可以电联我咨询。
劳动合同仲裁,我想申请仲裁,没有劳动合同。
可以,单独来电一对一找《本》人帮忙解决疑难纠纷。
劳动合同仲裁
你应当自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
不办离职手续的后果
不办离职手续的后果
劳动仲裁程序
欠款不还,还是执行立案?
要看案件具体情况判断
我买了一辆二手电动车,今天第四天,我要求退款,但商家不退款。我该怎么办?
你好,是否可以退款要看商品是否有问题,另外还要看合同的约定。
微粒贷纯净版,卡号错误,显示账单分期
若微粒贷拒绝更正,可尝试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帮助。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来选择。
劳动仲裁流程怎么走
劳动仲裁流程怎么走
劳动仲裁程序
你好我在闲鱼上被骗了4700元
你好,你可以去派出所报案
有个老赖欠了我30块钱
准备起诉老赖的材料时,您需要提供以下内容:欠款事实的相关证据,如借条、转账记录等;老赖的联系方式和身份信息;起诉状,包括双方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确
精神科护士强行把未成年人转封闭病房违法吗
精神科护士转送未成年至封闭病房,应遵循医疗规范、患者同意及家长或监护人知情同意原则。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沟通协商、医疗评估、遵循法定程序。选择处理方式时,应权衡患者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