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依据包括哪些

更新时间:2023-07-07 03: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依据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提起行政诉讼需要些起诉状,起诉状的内容包含原被告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
一、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依据包括哪些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依据包括:

  1.法律;

  2.行政法规;

  3.地方性法规;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参照适用的规章。

  找法网提醒您,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裁决,因而其程序必须适用我国行政诉讼法,此外在有关审判组织、送达、开庭、委托执行等问题的解决上,也适用人民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单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

二、

行政诉讼写诉状怎么写

  行政诉讼起诉状书写格式如下: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2.被告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

  4.需要写明具体的行政行为;

  5.案件的事实与理由;

  6.写明相关的证据,有证人的,需要写明证人的信息。

行政诉讼中

三、

提起行政诉讼需要哪些证据?

  起诉人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证明行政行为存在的证据材料。起诉人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被诉行政行为存在,法院会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

  2.起诉人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证据材料。这是原告资格的证明问题,如果起诉人提供不出证据或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法院也会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

  3.起诉符合起诉期限规定的证据材料。但如果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举证责任转移至被告。

  4.符合其他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主要是指法定复议前置案件,起诉人应当提供被诉行政行为经过复议的证明。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行政诉讼被告如何向法庭提交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被告应及时提交法律依据。具体操作包括:1. 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日内完成举证;2. 整理并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3. 提供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4. 确保提交的材料真实、完整、有效。
行政诉讼时效5年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行政诉讼时效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如果不知道行政行为的内容,起诉期限从知道时开始计算,最长为5年。如果知道内容但行政机关未告知诉权或期限,起诉期限则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诉权之日起算,最长不超过2年。因此,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建议及时咨询律师并收集证据,以免丧失权利。
行政诉讼会作出哪些判决,有没有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判决多样。维持判决用于合法行为;撤销判决针对违法行为;履行判决督促行政机关作为;变更判决仅适用于显失公正的处罚。具体适用需结合案件实际。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
代海侠律师
代海侠律师
13分钟前
您好:贷款未到银行卡,通常不需要还款。依据《民法典》规定,借款合同的贷款人需按约定提供借款,借
代海侠律师
代海侠律师
19分钟前
您好:搞线上单身俱乐部通常需要办理营业执照。根据《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市场主体应当进行登记,
戴少华律师
戴少华律师
21分钟前
医疗期内(骨折一般享3-12月)原岗位应保留,单位无权单方调岗;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方可依《劳动合同
戴少华律师
戴少华律师
22分钟前
《劳动法》第72条强制缴纳社保,未缴即违法,建议立即补缴,与员工和解,降低赔偿。
刘梅月律师
刘梅月律师
24分钟前
公司不承担属于违法行为,社保有按比例要求公司承担大部分金额。
胡雪峰律师
胡雪峰律师
26分钟前
既然已经完成了赠与行为,对方就无权要求赔偿。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