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斥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吗
更新时间:2023-09-12 14: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除斥期间是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这是因为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之间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法律程序,在除斥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若是没有提出请求权的,则权利会消灭。
一、
除斥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吗
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对于合同解除权而言,其实没有诉讼时效的,而只有除斥期间。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除斥期间内行使合同解除权。找法网提醒您,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
1.除斥期间一般是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2.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
3.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
4.除斥期间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二、
除斥期间的特点是什么
1.除斥期间一般是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2.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
3.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
4.除斥期间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三、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可以并存吗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是不可以并存的,除斥期间经过,权利义务消灭,适用除斥期间的就不能再适用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请求撤销合同适用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
撤销合同不适用诉讼时效,适用的是除斥期间,即当事人需在撤销权存续期间到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解除合同适用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
合同诉讼解除权没有诉讼时效,只有除斥期间。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
<br />
法律依据:<br />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br />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br />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占有物返还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而不当得利产生的纠纷也属于民事纠纷,也适用民事诉讼时效,因此为三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