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赡养扣税标准
更新时间:2023-09-02 15: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老人赡养扣税标准是纳税人为独生子女按每月2000元标准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每月分摊2000元扣除额度。不赡养老人子女可以起诉,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
一、
老人赡养扣税标准
老人赡养扣税标准如下:
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不赡养老人子女可以起诉吗
不赡养老人子女可以起诉。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所以当子女不赡养老人时,老人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对自己履行赡养自己的法定义务。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三、
老人再婚能否拒绝赡养
民法典规定,老年人也有婚姻自由,儿女的赡养义务不能因为老人的再婚而终止。找法网提醒您,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纳税人赡养一个老人需要多少钱?
法律分析:老人赡养费一月给多少,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根据当地生活水平或赡养人的收入状况来决定。
1. 如果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则视为无力提供赡养费。
2. 若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那么超出部分,对于有两个及以下的子女,按50%计算赡养费;有三个及以上子女的,按40%计算。最终应付的赡养费需除以被赡养人数,以确定每个被赡养人应得的费用。
此外,根据法律规定,赡养人不仅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养义务,还应在生活上进行照料,并满足其精神需求。对于患病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及时提供治疗和护理;对于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提供医疗费用。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承担照料责任,如无法亲自照料,可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养老机构等进行照料。
赡养费用的标准是什么,法律规定老年人赡养费用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老人的赡养费的计算标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点:
1. 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的标准包括: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
2. 赡养费标准: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3. 赡养费的给付标准:实际给付额高于上述计算标准的,按实际给付额计算;实际给付额低于上述计算标准的,按上述计算标准计算。
赡养老人个税扣除规定
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扣除是指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以上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支出,可以税前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
<br />
法律依据:<br />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br />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br />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br />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br />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