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毁个人名誉犯法吗
更新时间:2023-07-08 03: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诋毁个人名誉犯法,可能会构成诽谤罪,刑法规定诽谤罪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一、
诋毁个人名誉犯法吗
诋毁个人名誉犯法。
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诋毁他人的名誉构成诽谤罪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还要注意,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当事人不去刑事自诉,不构成犯罪。
二、
侵犯名誉权的诉讼流程
侵犯名誉权的诉讼流程: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5.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

三、
荣誉权和名誉权的区别是什么
荣誉权和名誉权的区别是:
1.权利主体不同。名誉权的权利主体是所有的民事主体,任何自然人、法人都享有名誉权,具有普遍性。荣誉权的主体则不是所有的民事主体,而是依据是否获得荣誉的事实而定。
2.取得和丧失权利的方式不同。找法网提醒您,公民自从出生时起、法人自其成立时起就开始对自己的名誉依法享有不受侵犯的权利,而荣誉权并不是公民一出生便能享有的权利,而必须是有了突出贡献被有关组织授予某种称号以后才能产生的一项权利。
3.侵权方式不同。侵害名誉权是以侮辱、诽谤、报道失实、公布他人隐私等行为损害他人名誉,侵害荣誉权的主要方式是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老师败坏我声誉违法吗
法律规定侵害名誉权立案标准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2、实施了侮辱、谩骂等行为;
3、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
4、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第一千零二十八条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别人公然诋毁我,我骂回去犯法吗
1. 别人先辱骂我,然后我再辱骂别人是不合法的。侮辱、诽谤他人会构成侵权行为,双方都辱骂的,双方都构成。
2. 但是如果双方都没有去法院起诉要求赔偿,那就可以和解,不会有任何处罚。
3.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4.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5.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6.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