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约定不缴纳社保的条款有效吗
更新时间:2023-06-26 19: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合同约定不缴纳社保的条款是没有效的,用人单位和员工形成劳动关系的30天内,用人单位应为员工缴纳社保。如果用人单位不缴纳的,员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一、
劳动合同约定不缴纳社保的条款有效吗
劳动合同约定不缴纳社保的条款没有效。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第八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二、
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怎么办
找法网提醒您,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

三、
单位缴纳社保的程序
公司给员工交社保的步骤如下:
1.开户。企业需要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去社保局及公积金中心办理社保、公积金开户。社保开户后会拿到《社保登记证》,公积金开户后会取得单位公积金登记号;
2.增员。单位每月都必须把企业新增的员工添加进单位的五险一金账户中;
3.确认缴费基数。单位每月需要为员工申报正确的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以确保五险一金的正常缴纳。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以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或入职首月工资为准;
4.缴费。如果企业、银行、社保/公积金管理机构三方签订了银行代缴协议,则五险一金费用将在每月固定时间从企业银行账户中直接扣除。当然企业也可以选择通过现金或者支票的形式前往五险一金管理机构现场缴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缴纳的保险,这种合同有效吗
保险合同的效力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具备有效性:
1. 合同双方必须有着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
2. 合同里约定的内容必须表达明确真实;
3. 合同约定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且不能够危害公共利益。
保险合同的效力是指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所签订的保险合同是否具有法定的有效性。
想了解一下对于劳动合同中约定不缴社保合法吗
劳动合同中约定不缴社保是不可以的。缴纳社保是单位的义务,具有强制性;如果单位欠缴的,社保经办机构会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br/>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br/>
第八十六条<br/>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