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判后上诉期多少天
更新时间:2023-07-10 10: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院审判后上诉期是十天,是从当事人收到判决第二天开始计算的。如果不服裁定的情况下,上诉期限为五天的时间。上诉不一定需要请律师的,可以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和当事人的意愿而决定。
一、
法院审判后上诉期多少天
法院审判后上诉期一般十日,从接到判决书第二日起算。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刑事案件作出判刑决定或裁定后,当事人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为五日;自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第二日开始计算。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第二百二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二、
上诉需不需要请律师
上诉可以委托律师,是否委托律师采取当事人自愿原则,当事人自行决定即可,法律不作强制要求。对于法律关系清晰、争诉标的不大的案件,可以不请律师。当事人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可以自行应付的,可以不请律师。对于争诉标的较大、法律关键复杂的可以请求律师帮助。

三、
上诉案件审理期限
找法网提醒您,上诉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包括:
1.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2.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经过一审判决,上诉多久我这边就能收到消息
1.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
- 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
- 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
- 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判刑后上诉期是多长时间
公诉后多久判刑要看具体情况。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br/>
法律依据:<br/>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br/>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br/>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br/>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法院判决后上诉期几天
人民法院出具判决书后,上诉的时间期限是十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