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更新时间:2023-07-07 14: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判决后一般15天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在一审判决下发的15天内,双方未上述的,判决书生效。强制执行后对方确实没有能力还钱的,需要等被执行人有钱后还。
一、
判决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判决后一般15天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1.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判决下发的15天之后,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或一方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二审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此时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二、
强制执行后还是不还钱怎么办
强制执行后还是不还钱,法院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
1.对于那些确是没有偿还能力的人,法院会做出中止执行的决定,等被执行人有钱在根据申请恢复执行。
2.如果对方确实有钱并恶意转移等,法院会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其“拒不履行人民法院裁判罪”。

三、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需要什么材料
1.执行申请书。由申请执行人签字或盖章。
2.生效法律文书原件。
3.执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公民个人申请的,应当提交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申请人不能亲自到法院申请执行,需委托代理人代为其申请执行的,应出具授权委托书。
5.法律文书的生效证明。属本院判决、调解、裁定的,应由经办法官或书记员签字证明已经生效。
6.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清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申请强制执行多久可以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如果被执行为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会采取相应的查封、扣押和拍卖等措施来清偿债务。如果被执行人拒绝履行其义务,法院可能会采取一些惩罚性的措施,如限制出境或限制高消费等。然而,如果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法院可能会中止执行程序,等待发现新的可执行财产后再恢复执行。因此,申请执行后,您需要密切关注执行的进展情况,同时配合法院提供关于被执行人的任何财产线索,以便法院能够更有效地保障您的权益。
一般申请强制执行多久法院才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长与案件种类紧密相关。对于民事裁判文书,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而对于行政决定,申请期限则是在相应复议或诉讼期满后的三个月内。请当事人明确案件性质,并在规定的法定期限内操作,以确保获得及时有效的执行结果。
民事诉讼强制执行的申请期限有多久
执行申请期限为二年。在期限内可申请执行,如遇特殊情况可申请中止或中断,需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权利。若期限届满仍未执行,可探讨其他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