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判决后多久可以申请执行
更新时间:2023-05-0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诉讼判决后二年内可以申请执行,一般双方进行诉讼,人民法院判决后,即当事人可以根据判决书要求对方履行判决书的约定,若是对方拒绝履行,则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一、
民事诉讼判决后多久可以申请执行
民事诉讼判决后二年内可以申请执行,民事判决书下来后,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期间开始之日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二、
民事诉讼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
开庭时间包含在审结期限内,具体开庭时间由法院安排。
1.简易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普通程序,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三、
民事诉讼撤诉流程是怎么样
民事诉讼撤诉流程是:
1.申请撤诉。找法网提醒您,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依法准许原告撤诉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被告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
2.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此,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事诉讼强制执行的申请期限有多久
执行申请期限为二年。在期限内可申请执行,如遇特殊情况可申请中止或中断,需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权利。若期限届满仍未执行,可探讨其他法律途径。
判决书下来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一、判决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1、判决后15天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判决书生效后判决主文规定的履行期限过了,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二、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流程是什么
法院强制执行申请的流程如下:
1、申请。原告向下达判决书的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需要一并提交的资料包括有效的法律文书、申请人的身份证等;
2、审查立案。法院部门通过审核确定符合强制执行条件的,会接受强制执行申请,立案处理;
3、通知。法院执行组织接到法院的移交执行书后,通知被告人并责令其在指定期限内履行判决义务。被告人在执行期限到期后仍未履行的义务的,或者在接到执行通知后,对财产进行转移等逃避执行的,执行员可以立即进行强制执行;
4、执行。强制执行主要有以下措施:
(1)强行冻结或划拨被告人的存款;
(2)强行扣留被告人的工资等收入款项;
(3)强行对被告人所有的财产进行变卖、或者查封、扣押;
(4)可对被告人强行查询、搜查,确认是否有隐匿财产。
判决书下发后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判决书生效后可申请强制执行。操作包括:1. 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等材料;2. 提供被申请人主体资格证明;3. 提交生效法律文书原件及复印件;4. 提供被申请人财产线索。如已采取保全措施,还需提交相关裁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