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5-19 19: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有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主观过错,工伤发生地应当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且是因为工作原因而发生了事故,对主观过错则是除故意受伤以外,均可认定为工伤。
一、
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有哪些
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有如下:
1.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用人单位规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是指单位确定的工作时间。
(1)构成工伤限于发生在工作时间内的事故伤害;
(2)在工作时间以外的事故伤害一般不构成工伤。
2.工作场所:工作场所是指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领导临时指派职工从事工作的场所。
(1)构成工伤限于发生在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
(2)在工作场所以外的事故伤害一般不构成工伤。
3.工作原因: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构成工伤。
虽然不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之内,但是只要事故伤害与工作有关,是因执行职务或者业务的原因而发生,也构成工伤。
4.主观过错:除了劳动者本人故意造成事故伤害以外,即使劳动者有过失或者重大过失,仍然认定为工伤。
二、
工伤认定申请提交后多久会有结果
工伤认定申请提交后有结果的时间为六十天内。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如果所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的,可在十五日内作出工伤认定书。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第一、二款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三、
申请工伤认定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准备的材料为:
1.《工伤认定申请表》,工伤认定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
2.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的医疗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4.工伤职工的身份证。
办理申请认定时需要带齐相关证件,以确保流程顺利进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需满足的四个条件是什么?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需确认:劳动关系、事故地点、责任、伤害原因。具体操作为:1. 确认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2. 判断事故是否发生在合理上下班路线上;3. 明确事故责任是否主要由本人承担;4. 核查伤害是否由交通事故等导致。
上下班途中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是什么
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需满足四个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发生伤害事故是在合理的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伤害是由于交通事故(包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所导致。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包括: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工作时间内从事与准备工作、收尾工作受到伤害的;
3. 工作时间内,履职受到暴力伤害的;
4. 患职业病的;
5. 因公外出,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
7.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遇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