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6-10 15: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客体要件是侵犯了他人的婚姻自由和人身权利,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客观要件主要是行为人采取暴力手段使用暴力,主观要件是出于直接故意。
一、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现实生活中以父母干涉子女婚姻自由的为多,子女干涉父母再婚的次之,也有亲属等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此外,丈夫因妻子提出离婚而殴打妻子,致使妻子不能行使离婚自由权的,考虑到夫妻双方的特殊关系,一般不以本罪论处。

  2.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他人的婚姻自由,又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

  3.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取暴力手段使用暴力是本罪在客观方面的一个显著特征,没有暴力干涉就不构成本罪。所谓暴力,是指对意图结婚或离婚的人实行拳打脚踢、捆绑、禁闭、强抢等人身强制的方法。

二、

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既遂严重吗?

  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既遂严重,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找法网提醒您,行为人实施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行为的过程中过失导致被害人死亡与因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而直接引起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不适用告诉才处理的规定。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三、

什么标准下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才立案?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用暴力手段强行干涉他人结婚和离婚自由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诉。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用暴力手段强行干涉他人结婚和离婚自由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种。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指用暴力手段干涉他人结婚自由或离婚自由的行为。刑法第257条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
如何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存在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如果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则构成此罪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构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要件有哪些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件如下:<br/>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权;<br/> 2、客观要件,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
我国刑法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构成要件是:<br/>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权利和身体自由权;<br/> 2、客观要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协商不成可以找警方介入。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要根据当地的相关的补偿政策确定怎么补偿。满意回复,请点击采纳。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暴力应当达到一定程度,比如:轻伤害以上。
信用卡欠款将被起诉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欠信用卡被银行起诉,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涉嫌信用卡诈骗,即刑事事件起诉的;一种是民事纠纷起诉,而不同原因被起诉的结果是不相同的。信用卡欠款不还只要符
代理人是否可以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签订合同
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订立合同可以。被代理人可以提供授权书以及相应证明授权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经被代理人授权的、或被代理人虽不知情但事后对该行为进行追认的
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 3、主体要
在法律上,商标变更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如何规定
商标变更需要如下材料: 1、证明申请人身份的材料。例如,身份证、户口本,若为组织的,则应当提交营业执照; 2、变更申请书; 3、证明变更事项的证明材料; 4、商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如何处罚的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如何处罚的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没离婚丈夫十几年一直拒绝支付平时生活费同孩子学费
婚内夫妻有以下行为的,可以索要子女抚养费: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抚养子女义务,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请求支付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法律依据
你好我在线下买了个手机发现了质量问题怎么解决去找店家换他们不承认说我人为搞的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