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仓储合同纠纷
更新时间:2023-05-10 12: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预防仓储合同纠纷的方法有认真审查保管人资格,注意货物的信息,行使检查货物的权利。仓储合同与保管合同的区别在是否须交付标的物,取得的权益是否须付出对价。
一、
怎么预防仓储合同纠纷
预防仓储合同纠纷的方法有:
1.要认真审查仓储保管人的资格。
仓储合同对保管人的资格严格限制,存货人在签订合同之前应对仓储营业人的资格和保管能力有所了解,防止无资力的营业人签订合同以骗取保管费。
2.特别注意货物品名、种类与数量。
不同的货物有着不同的保管条件和保管要求,针对不同的保管难度,仓储营业人有着不同的收费标准,存货人往往因想少交保管费而在品名、数量、质量等项目中填写模糊或与实际情况不符,这就为日后发生纠纷埋下祸端,因此存货人在填写时一定要注意准确清楚,不要产生歧义。
3.分行使检查仓储物或提取样品的权利。
二、
仓储合同与保管合同的区别
仓储合同与保管合同的区别是:
1.保管合同是实践合同,而仓储合同是诺成合同;
2.保管合同可以有偿可以无偿,仓储合同都是有偿合同;
3.无偿保管有轻过失免责的规定,仓储合同轻过失不免责。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零四条规定,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
第九百零五条规定,仓储合同自保管人和存货人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
第八百八十八条规定,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
寄存人到保管人处从事购物、就餐、住宿等活动,将物品存放在指定场所的,视为保管,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另有交易习惯的除外。
第八百九十条规定,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
仓储合同纠纷解决方法有哪些
仓储合同纠纷解决方法有:
1.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先进行友好协商,争取达成双方比较满意的协议。
2.在商事仲裁委员会进行商事仲裁
如果合同双方达不成协议,则可以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调解。
3.到法院诉权讼。
如果双方协商或经过工商行政部门调解不成的,可以选择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怎么避免仓储合同纠纷
仓储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是:当事人协商解决;请求仲裁机构裁决;或者请求法院调解或判决等。而避免仓储合同纠纷的办法是订立合同前仔细审查对方的缔约能力;审查其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并且仔细的订立合同的条款,确保其合法,遵守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零四条
仓储合同是保管人储存存货人交付的仓储物,存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
第九百零五条
仓储合同自保管人和存货人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
第九百零六条
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或者易变质物品的,存货人应当说明该物品的性质,提供有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仓储合同纠纷有哪些类型
仓储合同的种类:1、按仓储合同发生的原因的分为一般仓储合同与指令性仓储合同;2、按仓储合同标的物的性质分为工业仓储合同、农业仓储合同、商业仓储合同与其他仓储合同;3、按仓储经营方式分类分为一般仓储合同、消费仓储合同、混藏仓储合同与仓库租赁合同;4、按仓储具体目的的不同,仓储合同可以分为生产仓储合同、流通仓储合同与国家储备合同
仓储合同纠纷的类型及特点仓储合同纠纷出现的原因
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1、违约行为。2、非合同当事人主观意志所导致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因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变化而引起纠纷。合同纠纷产生的特点:(一)主体特定;(二)纠纷内容的多样化;(三)属于民事纠纷;(四)解决方式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