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失信人员限制内容
更新时间:2023-03-17 08: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院失信人员限制内容有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如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一、
法院失信人员限制内容
法院失信人员限制内容如下:
1.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
2.实施其他信用惩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
3.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3.对其强制执行,人民法院会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
(1)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收入、股票、应收账款等财产;
(2)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车辆等动产、土地、房产等不动产;
(3)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4)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5)限制出入境等。
二、
怎么才会变成失信被执行人
会变成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形如下: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三、
怎么撤销失信人
找法网提示您,撤销失信人的方式如下:
1.主动申请解除:如果被执行人认为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做法是错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纠正。接到申请以后,法院会在15个工作日进行审核。一旦申请成功,将在3个工作日撤销失信被执行人。
2.提前申请解除:失信被执行人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人民法院会提前解除失信被执行人。
3.与申请人和解: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同时已经履行义务的,申请人可以提交撤销申请。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失信人员老婆怎么办,失信人员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如夫妻双方均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的,人民法院会将其失信信息向社会公布,并通报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对当事人在进行招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市场准入时进行信用惩戒。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七条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
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并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或者其他方式对本院及辖区法院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征信机构通报,并由征信机构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
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上级单位、主管部门或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失信人员能否坐飞机,我是失信人员?
失信人不能坐飞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单之后会被限制高消费,也不能购买飞机票,高铁票等,失信人要乘坐飞机应当尽快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在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单中被删除。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br/>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br/>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br/>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br/>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br/>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br/>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br/>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失信人员卖房能过户吗,失信人员卖房还债,想知道失信人员卖房可以过户吗?
失信人卖房子过户有影响。失信被执行人房屋买卖,只要没在银行抵押,没被法院冻结就能过户。但如有以下情形,需进行抵押权变更登记:
1. 抵押人、抵押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变更;
2. 被担保的主债权数额变更;
3. 债务履行期限变更;
4. 抵押权顺位变更;
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包括:
1. 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2. 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3. 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
4. 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
5. 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
6. 法院认为应记载和公布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