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保证人的追偿权

更新时间:2023-07-22 08: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保证人的追偿权,是保证人在履行保证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按照规定,保证人的追偿权成立的要件有,保证人向债权人履行了保证责任、保证人的清偿行为使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责任得以免除、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时无过错。
一、

民法典保证人的追偿权

  民法典保证人的追偿权是指保证人在履行保证债务后,请求债务人偿还的权利。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二条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二、

保证人追偿权成立的要件

  保证人追偿权成立的要件有:

  1.保证人向债权人履行了保证责任。保证人在对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前,对债务人有未来追偿权,保证人以清偿债务、提存、抵销等方法代债务人向债权人清偿之后,保证人的未来追偿权转化为既得追偿权。

  2.保证人的清偿行为使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责任得以免除。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清偿责任,因保证人的清偿行为部分或全部消灭的,保证人在清偿范围内可行使追偿权。

  3.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时无过错。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上有过错的,保证人丧失求偿权。例如,保证人在债权人请求其承担保证责任时,应行使主债务人的抗辩权而未行使,致使承担了不应承担的责任的,在此范围内,保证人丧失向主债务人追偿的权利。

保证人的追偿权

三、

保证人追偿的诉讼时效有多长时间

  保证人追偿的诉讼时效,一般有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找法网提醒您,如果超过诉讼时效的,则对方当事人会享有诉讼时效的抗辩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担保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013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民法典民间借贷中保证人如何行使追偿权
保证人的追偿权可以直接向债务人行使,当债务人没有履行其到期债务的时候,保证人按照约定承担了其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可以在承担的责任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法律依据:《民
保证人有追偿权吗
保证人有追偿权,在保证人按照约定承担了其保证责任之后,有权利在其承担的责任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此时保证人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权利。法律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保证人的追偿权法律如何规定的
保证人的追偿权行使方式有: 1、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后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若保证人实际清偿额大于主债权范围的,保证人只能在主债权范围内对债
保证人的追偿权指什么
保证人的追偿权: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保证人追偿问题
法院会判决担保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至于债务人有没有财产,属于执行部分
保证人的追偿权
向主债务人追偿。
民法典担保人之间的追偿
民法典担保人之间的追偿
保证人的追偿权
每年都有八一慰问金吗?有多少?
向当地的民政局经查询具体标准
去医院用微信支付,还能报销吗?
可以报销。一、参保人员可持医保卡在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其医药费用可用卡直接结算。其中,购药时不计入社会统筹,全部由个人账户支付,如果个人账户金额
外国人在重庆领结婚证是在哪一个民政局?
民政局办结婚证的流程:内地居民办理结婚证是男女双方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内地人和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应当
卖莆田鞋做实体店被抓了?
你好,要看具体情况
洪湖市峰口镇能在仙桃市办出国护照不
办护照不是在哪都可以办,需到特定的机关办理。普通护照是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机构或者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
济南市在何种情况下无法享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法律分析:任何人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都有权向管理审批机关提出意见;管理审批机关经核查,对情况属实的,应当予以纠正。法律依据:《中华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