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正当防卫
更新时间:2023-03-10 1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算正当防卫的情况是针对的是不法侵害行为和不法侵害者本人,并且是实际存在而又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但不可以超过一定的限度。正当防卫的特征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
一、
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正当防卫
如下的情况才算正当防卫:
1.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
2.防卫必须是针对实际存在而又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
3.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
4.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二、
正当防卫的特征
1.正当防卫是目的正当性和行为的防卫性的统一
目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防卫性是指正当防卫是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同不法侵害做斗争的行为。
2.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行为的统一
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意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而决意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状态。找法网提醒,正当防卫在客观上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或者财产的损害,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观。
3.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一
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且客观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性质。

三、
非正当防卫行为包括哪些?
非正当防卫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防卫过当。它是指行为人的实施正当防卫时,超过了正当防卫所需要的必要限度,并造成了不应有的危害行为。
2.防卫挑拨。它是指行为人故意挑逗对方,使对方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接着借口加害于对方。
3.防卫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卫。它是指防卫者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以外的人实施的侵害行为。
4.假想防卫。它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根本不存在,由于行为人猜想、估计、推断不法侵害行为存在,而对其实施侵袭的一种不法侵害行为。
5.事前防卫,也叫提前防卫。它是指行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发生或者说还未到来的时候,而对准备进行不法侵害的人采取了所谓的防卫行为。
6.事后防卫。它是指在不法侵害终止后,而对不法侵害者进行的所谓防卫行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在学校打架什么情况算正当防卫?
行为人与他人争吵之后打架且导致一方轻伤的,不构成正当防卫,一般按照互殴处理。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符合哪些条件才构成正当防卫
以下情况下是正当防卫:<br/>
1、有不法侵害发生;<br/>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br/>
3、不能超越一定限度;<br/>
4、正当防卫必须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br/>
5、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二十条<br/>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br/>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r/>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