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子女继承继父母遗产的条件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3-10 12: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继子女继承继父母遗产的条件是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形成了扶养关系,不过在没有形成扶养关系的情况下,继父母制定了遗嘱将继子女指定为继承人的,其也是有继承权的。
一、

继子女继承继父母遗产的条件是什么

  继子女继承继父母遗产的条件是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有扶养关系。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里的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这里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二、

遗产继承的范围

  遗产继承的范围包括公民死亡时所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具体包括如下几项:

  1.公民的合法收入。如工资、奖金、存款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继承或接受赠予所得的财产。

  2.公民的房屋、储蓄、生活用品。

  3.公民的树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找法网提醒您注意,如果其财产中的文物有特别珍贵,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5.法律允许公民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如公民的国库券、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

子女继承继父母遗产的

三、

遗产继承的方式

  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扶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遗产分配顺序。

  找法网提醒,如果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4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嘱继承和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子女继承父母财产的条件有哪些
子女继承父母遗产的条件: 1. 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立有遗嘱; 2. 被继承人处分的财产应当是个人所有的财产,而不是他人财产; 3. 继承人是合法的继承人即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 4. 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被继承人已经去世。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子女继承父母财产的条件有什么
子女继承父母遗产的条件: 1. 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立有遗嘱; 2. 被继承人处分的财产应当是个人所有的财产,而不是他人财产; 3. 继承人是合法的继承人即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 4. 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被继承人已经去世。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继子女继承遗产的条件是哪些
1. 继子女继承遗产的条件: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有抚养关系。 2. 法定继承顺序: 1.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 继承原则: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4.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5.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6.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二级残疾不影响结婚登记,只要符合法定结婚条件即可。
建议尽快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公会违约,可申请财产保全或强制执行。
我可以举报村主任。可以帮你写举报信。
你好,可以搜集证据向卖材料的说明情况,要求对方发货,若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权,或到法院起诉解
沈明律师
沈明律师
4分钟前
如果你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那么你与公司之间可能仍然存在劳动关系。那么,你可以去劳动仲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