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更新时间:2023-01-26 12: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工伤赔偿一般不能要求精神赔偿,工伤赔偿的项目主要有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伤残辅助器具费、劳动能力鉴定费等。工伤至少要一年之后能拿到补偿。
一、

工伤赔偿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工伤赔偿不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工伤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以及生活护理费等费用,但是并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费。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二、

伤赔偿的程序

  1.当事人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4.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精神损害赔偿

三、

工伤赔偿一般要多长时间才能拿到

  工伤至少要一年之后能拿到补偿。找法网提醒您,一般从单位或个人申请之日算起,劳动部门15日内审核材料,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20日内送达,按规定期限的上线计算是95天。经过治疗伤情稳定后才能做鉴定,一般要在6个月左右,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且无法确认在工伤认定和申请工伤赔偿的这些环节当中可能还会发生争议的。

  法律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工伤待遇中可以要求精神赔偿吗
工伤一般不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是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赔偿项目,工伤赔偿主要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劳动能力鉴定费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br/>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br/>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br/>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br/>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br/>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br/>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br/>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br/>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br/>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br/>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之前去新加坡旅游被遣返,办工作签不一定能去。被遣返会有记录,可能影响工作签申请。建议先搞清楚被遣返原
签了学校自愿放弃高考协议后后悔,原则上仍有可能参加高考。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首先得弄清楚业景健悦扣这29.9元的原因。要是没合理依据,可联系业景健悦,要求说明扣费理由并退款。你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5分钟前
双方自愿离婚需准备双方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协议书以及各2张2寸单人近期半身免冠照片。
建议咨询回建议咨询委托法律专业人士办理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6分钟前
如果你申请的数融贷款APP的钱在放款中,你想取消的话,首先要立即联系平台客服,说明情况并请求取消贷款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收到1068开头的骚扰短信,首先别轻信里面内容,避免按其要求操作遭受损失。可直接拉黑该号码,防止再次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6分钟前
不太明确法务让登录他的电子设备具体是啥目的。若涉及隐私和数据安全,要谨慎。若法务是因工作需要合理使用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