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3-07-20 07: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法律规定主要是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总的来说,离婚后财产纠纷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情况判决,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时效为三年。
一、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法律规定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法律规定有如下内容:
1.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二、
离婚后财产纠纷法院怎么判决
离婚后财产纠纷法院原则上应判决均等分割,对于分别管理、使用的共同财产,分割时各归管理、使用方所有,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对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应根据双方住房情况和照顾抚养子女或无过错方等原则分给一方所有。

三、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地域管辖
离婚后财产纠纷的低于管辖如下:
1.不涉及不动产离婚后财产纠纷,由被告户籍所在地或被告离开户籍所在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就医除外)的法院管辖。找法网提醒,如果被告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也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涉及不动产离婚后财产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3.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离婚后财产纠纷(仅就国内财产分割提起诉讼),由主要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婚内忠诚协议有效法律规定
婚内忠诚协议,有效需满足法定条件。操作包括:1.确保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2.协议内容必须真实反映双方意愿,无欺诈、胁迫;3.协议条款不违反法律与公序良俗。若不满足条件,可寻求法律救济或诉讼解决争议。
《民法典》对婚内财产分割协议效力的规定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在满足一定要求时才能生效。这些要求包括:以书面形式明确约定内容,确保约定不损害国家、社会或第三人的利益,双方在没有胁迫或欺诈的情况下自愿平等协商,并且协议经过双方签字盖章确认以证明其真实性。遵循这些步骤可以确保婚内财产分割协议的有效性。
关于婚前财产法律规定的概述
婚前财产应明确界定。操作方式包括:1. 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明确双方财产归属;2. 对重要财产进行公证,增强法律效力;3. 保留相关证据,如收入证明、购置凭证等,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