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看守所多久能和家人联系

更新时间:2023-01-11 1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进看守所要等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下列后才能家人联系,在判决下达之前,只有辩护律师才有会见权。要注意的是,看守所和拘留所是不一样的,进看守所会比进拘留所要严重一些。
一、

进看守所多久能和家人联系

  进看守所要等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下列后才能和家人联系减免。《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会见人犯,每月不许超过一次,每次不得超过半小时,每次会见的近亲属不得超过三人。会见时,应当有办案人员和看守干警在场监视。对外国籍人犯,少数民族人犯和聋哑人犯,还必须由办案机关聘请翻译人员在场。会见中,严禁谈论案情,不准使用暗语交谈,不准私下传递物品。违反规定不听制止的,应即责令停止会见。

二、

看守所的职权

  看守所拥有如下职权:

  1.对在押人员有实行看管、教育、押解、组织劳动、生活及卫生管理、检查携带物品、查阅来往信件、监视接见等权利。

  2.对在押人员违反监规的,有权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反省。以图谋行凶、逃跑、自杀等严重影响监所安全的在押人员有权加载械具。

  3.看守所对犯罪嫌疑人、实行人的法定羁押期限即将到期而案件未审理终结的,有权通知办案机关迅速审结;超过法定羁押期限的,有权将情况报告人民检察院。

  4.在执行职务中,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有刑讯逼供或其他违法行为时,有权当面制止,并直接向有关机关和检察院报告。

  找法网提醒,看守所收押人犯,应当进行健康检查,有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等情况的,不予收押。

进看守所多久

三、

看守所和拘留所的区别

  看守所和拘留所有如下区别:

  1.法律依据不同。拘留所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看守所设置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和《看守所条例》。

  2.性质界定不同。拘留所是国家行政羁押机关;而看守所具有刑事羁押机关的性质。

  3.羁押对象不同。拘留所羁押的对象是治安拘留的人以及法院决定司法拘留的人。看守所羁押的对象是依法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余刑在一年以下的已决犯。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 [1]《看守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能带家属去看守所吗
看守所探望需经审批。具体操作:1.向办案机关提出探望申请,说明理由和关系;2.办案机关同意后,向公安机关提交探望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3.公安机关审批通过,通知探望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4.按规定时间地点探望,遵守看守所规定。若办案机关或公安机关不同意,不得探望。
在看守所能见家人吗
在看守所期间家人可以探视。经相关机关批准,人犯可以临时离所探视病危的配偶、父母或者子女。但案情重大和当日无法返所的人犯不准探视。 探视的应当由二名以上办案人员押解和监视,并不得在所外过夜。看守所是指涉嫌刑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法院暂时还没有做出司法判决,用于暂时性扣押犯罪嫌疑人的公安机关。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
在看守所拘留期间能够探望吗
法律分析: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看守所羁押期间是可以被探望的,但需要经过批准。在侦查阶段,只有律师(辩护人)才能够依法会见犯罪嫌疑人。 具体规定如下: 1. 犯罪嫌疑人与其居住在境内的近亲属通信,须经办案机关同意,要求会见的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主管局、处长批准。 2. 犯罪嫌疑人与其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的近亲属以及外国近亲属会见、通信,或者外国籍犯罪嫌疑人与其近亲属、监护人及其所属国驻华使、领馆人员会见、与外国通信,均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或者国家安全厅、局批准。 3. 会见人犯,每月不许超过一次,每次不得超过半小时,每次会见的近亲属不得超过三人。会见时,应当有办案人员和看守干警在场监视。对外国籍人犯,少数民族人犯和聋哑人犯,还必须由办案机关聘请翻译人员在场。 4. 会见中,严禁谈论案情,不准使用暗语交谈,不准私下传递物品。违反规定不听制止的,应即责令停止会见。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这个涉及隐私,不得查的。
可以申请联系医保部门进行报销。
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双倍退还。
你好,方便说下你的争议内容吗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