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利益和可得利益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01-08 15: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期待利益和可得利益的区别是内涵不同、对两者的保护状态不同、违约损害赔偿不同等。而期待利益损失的认定则要注意,限制在可预见范围内,期待利益损失赔偿的数额可以由双方约定。
一、

期待利益和可得利益的区别

  期待利益和可得利益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内涵不同。期待利益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期望通过合同履行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和因违约而导致的现有财产的减损灭失和费用的支出。可得利益是指无过错的一方当事人信赖合同完满履行,在订立和履行合同中支出的费用和代价。

  2.对两者保护达到的状态不同。对于期待利益的保护可使合同在被违反的情况下达到合同被履行的状态,保护期待利益可替代合同的履行。而保护可得利益旨在使非违约方因信赖合同的履行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得到返还,从而使当事人恢复到合同订立之前的良好状态。

  3.违约损害赔偿一般应适用期待利益,只有当期待利益无法计算而合同又不存在继续履行的可能时才适用可得利益。违约责任具有补偿性和一定的任意性:

  (1)违约责任以补偿守约方因违约行为所受损失为主要目的,以损害赔偿为主要责任形式,故具有补偿性质。

  (2)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二、

期待利益损失的认定

  期待利益损失的认定“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因此,在确定期待利益损失时,需把握三点:

  1.期待利益的依据必须是有效成立的合同;

  2.期待利益损失系因违约方的违约造成的损失;

  3.期待利益损失为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

期待利益和可得利益

三、

如何确定期待利益损失赔偿的数额

  确定期待利益损失赔偿的数额有如下方式:

  1.对比法。也称比照法,是指人民法院采用类推或类比的方法,比照与受害人相同或相似的其他同类单位在同期内所获得的收益,作为实际应当赔偿受害人的期待利益损失。采用这种方法,首先应当确定参照对象,即比照对象。确定参照对象,应当注意与受害人之间的条件要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相同或相类似条件越多,对比也就越合理,准确程度也就越高,其次要确定比照对象在受害人受损害期间所取得的收益额。

  2.估算法。也称估计赔偿法,是指人民法院在缺乏可比对象而难以准确确定受害人实际存在的期待利益损失的情况下,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责令行为人支付一个大致相当的赔偿数额。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能采用或不宜采用对比类推的期待利益损失的确定。

  3.约定法。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约定的或协商确定的损害赔偿范围或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来确定行为人的赔偿责任。找法网提醒,当事人有这种约定的,人民法院应根据其约定确定期待利益的损失赔偿额。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合同可得利益是什么,合同可得利益损失赔偿标准
合同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因为对方违约而损失的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当对方违约时,当事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对方赔偿合同可得利益损失,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可以列明可得利益损失情况,主张损害赔偿。 <br/> 法律依据:<br/>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br/>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br/> 第五百八十五条<br/>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合同的期待利益和信赖利益
信赖利益:是指一方基于对另一方将与其订约的合理信赖所产生的利益。   传统民法对信赖利益有所保护,主要体现在善意取得制度上。近现代民法对信赖利益有了越来越多的保护。 缔约过失责任,先合同义务和后合同义务都是信赖利益保护的产物。   信赖利益保护还被视为公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如果该行为无效或被撤销,相对人基于对行政行为信赖的利益损失应得到补偿,但相对人造成的无效或撤销除外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建议到承德人社部门线上平台申请办理异地报销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分钟前
您好,可携带证据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要求立案调查
傅勇律师
傅勇律师
2分钟前
对交通事故责任书对交通事故责任书的认定不认可的话,可以在日内三日内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对方让交4000不合理。你仅交19.9定金且没看课程,不应担这么高费用。首先可与对方协商,表明没使用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