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3-01-06 08: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老人的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一、
老人的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
老人的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有如下:
1.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2.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情节恶劣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二、
赡养义务从什么时候开始
赡养义务什么时间开始,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从一些相关法律规定中可以看出大概应该从什么时间开始进行赡养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第十三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从上述规定,法律上是从60周岁成为老人,一般按此履行赡养。但是有的老人在60岁前就得病丧失劳动能力,此时,赡养义务人就应当提前履行赡养。

三、
哪些情况子女可以免除赡养义务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
2.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
3.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
4.成年子女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其收入不足于维持生活的;
5.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仍在校就读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赡养老人的最低标准
关于赡养老人的费用,其标准因地区和家庭而异,一般是参考当地消费水平和子女的收入来合理计算。如果父母有特殊需求或子女经济条件较好,可以适当提高赡养标准。为确保父母得到妥善的赡养,子女可以采取了解当地政策、与父母沟通需求、与兄弟姐妹协商分担比例以及签订赡养协议等方式,这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
赡养老人的标准是多少钱
赡养费的标准因各种情况而异,对于无赡养能力的子女,他们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而对于有能力的子女,赡养费是根据他们的收入以及当地生活水平来计算的。在多子女的情况下,赡养费用通常会均摊。核心在于确保老人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道德的共同要求。
民法典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强调成年子女必须履行赡养义务。具体操作上,可以直接赡养如安排同住或定期探望;间接赡养则定期支付生活费和医疗费用;精神赡养需多关心并与父母交流。如子女不履行职责,父母可寻求法律途径,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子女履行相应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