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
更新时间:2022-09-03 08: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国家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前者规定了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而且该义务是法定的,而后者规定了对老年人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等。
一、
国家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
国家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二、
赡养老人是退休职工能否扣除赡养费
赡养老人是退休职工不能扣除赡养费,因为赡养老人的赡养费用,是依据社会发展水平、老人自身需求等因素确定,老人有退休金的,不能因此扣除赡养费用。赡养的基本原则赡养人不分男女都有赡养被赡养人的义务,此外被赡养人的房产权、房屋租赁权和居住权受法律保护,而且赡养人不得强行将有配偶的被赡养人分开赡养等等。

三、
代位继承人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吗
代位继承人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前提是该代位继承人有赡养的能力,《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找法网提醒您,代位继承人有负担能力却不赡养老人的,在继承时可能不分或者少分遗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法典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强调成年子女必须履行赡养义务。具体操作上,可以直接赡养如安排同住或定期探望;间接赡养则定期支付生活费和医疗费用;精神赡养需多关心并与父母交流。如子女不履行职责,父母可寻求法律途径,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子女履行相应义务。
儿女给老人赡养费一月标准
赡养费的支付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量。对于拥有固定收入的子女,通常按月总收入的20%-30%来给付;对于无固定收入的子女,可以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和老人的实际需求进行协商确定。如遇特殊情况,如老人患有重大疾病,费用可相应调整,以确保老人的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女婿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女婿没有直接赡养岳父的义务。但如果配偶是独生子,女婿可能会更多地参与到照顾配偶的父母中。总的来说,关于如何赡养应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共同决定。最终的目标都是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家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