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后的赔偿款由谁赔偿
更新时间:2022-11-24 1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伤鉴定后的赔偿款一般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来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购买工伤保险的,则由用人单位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赔偿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委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一、
工伤鉴定后的赔偿款由谁赔偿
工伤鉴定后的赔偿款由工伤保险基金来赔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购买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找法网提醒,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义务的,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追问或直接拨打12333咨询一下当地劳动部门。
二、
职工伤残鉴定标准
职工伤残鉴定标准即依据工伤致残者于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伤残程度进行综合判定分级,将残情级别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对于同一器官或者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在劳动能力鉴定过程中,工伤或职业病后出现合并症,其致残等级的评定以鉴定时实际的致残结局为依据。

三、
工伤鉴定后赔偿标准
工伤鉴定后赔偿的标准根据工伤的程度有所不同: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费用。
3.造成死亡的赔偿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4.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职工外出或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赔偿项目,要分不同情况而定。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职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在工地受了工伤,工伤后由谁负责赔偿!
工地上工人受伤由雇主、工程的发包方或者承包方负责。根据劳社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工伤赔偿标准,伤残等级鉴定,赔偿款
评定标准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具体赔偿标准需结合《工伤保险条例》及发生工伤地所在省的《工伤保险实施条例》,并根据伤情确定的劳动能力级别最终确定。
具体来说,赔偿标准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伤情程度:包括轻度、中度、重度等不同级别。
2. 医疗费用:包括治疗工伤所需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药品费用等。
3. 工伤津贴:对于因工伤导致暂时或长期无法工作的职工,提供工伤津贴,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
4.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提供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5. 其他福利待遇:如提供必要的护理、安置、交通等便利措施,以及必要的心理辅导等。
确定赔偿标准时,需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计算。同时,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赔偿公正、合理且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