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员工年假工资计算标准
更新时间:2023-07-25 0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离职员工年假工资计算标准是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一般认为,带薪休假具有人身属性,不可以出卖、转让。年假和产假可以一起休。
一、
离职员工年假工资计算标准
离职员工年假工资计算标准: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二、
可以把自己的带薪年假转让给别人吗?
《劳动法》对于带薪休假可否出卖、转让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带薪休假具有人身属性,不可以出卖、转让。
但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以及国务院发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确因工作需要单位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三、
年假和产假可以一起休吗
年假和产假可以一起休。年假是对于所以满一年以上的员工所享有的假期,产假是对于女职工在怀孕生产期间所享有的一种特殊假期。找法网提醒您,对怀孕女职工而言,不能因为享受了年假而不能享受产假,也不能因为年假而影响了产假。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离职时年假工资大概怎么计算
离职时年薪工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当年度中途离职符合条件的职工,也有权享受年休假待遇。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br/>
法律依据:<br/>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br/>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br/>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br/>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带薪年假工资计算标准2022是这样的
带薪年假工资属劳动争议。带薪年假工资也是属于劳动报酬的争议之一,所有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于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决定书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br/>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br/>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br/>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br/>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br/>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br/>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