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合同与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更新时间:2022-12-22 07: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撤销合同与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是解除后法律关系就消除了,撤销合同则成为无效合同。撤销合同的情形有基于重大误解、以欺诈手段实施、受第三人欺诈、胁迫等手段签下的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等。
一、

撤销合同和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合同的解除是针对有效合同而言,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出现了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事由,当事人主张解除合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合同的撤销是针对可撤销合同而言,合同被撤销成为无效合同,不被撤销则是有效的。合同解除后法律关系归于消灭,而解除前已履行的部分仍然有效,合同撤销后即自始无效,撤销前已经履行的部分也归于无效,依照无效的法律后果进行处理。合同的解除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自行解决,也可以诉请法院或仲裁机构解除;而合同的撤销必须由当事人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处理,当事人不得自行协商处理。

  1.当事人终止履行合同义务;

  2.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3.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债权的从权利同时予以消灭。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八条规定,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二、

撤销合同的情形是

  找法网提醒您:撤销合同情形如下:

  1.合同是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

  2.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

  3.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所订立。

  4.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实施或无偿、低价转让、处分其财产的行为,受损害的债权人有权行使撤销权。

  5.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可以行使撤销权。

  6.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可以行使撤销权。

  合同撤销权是指撤销权人因合同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享有的以其单方意思表示撤销已成立的合同的权利。

撤销合同与解除合同

三、

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撤销合同不适用诉讼时效,当事人需在撤销权存续期间到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

  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解除合同与撤销合同有区别吗
合同的解除和撤销虽然都是合同消灭的制度,但两者并不相同
对于撤销合同和解除合同的区别是什么,撤销合同和解除合同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合同撤销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合同的解除和撤销主要区别在于: 1、从适用范围来看,撤销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仅适用于欠缺有效要件的合同领域,而且适用于有瑕疵的意思表示及民事行为场合;而解除仅仅适用于有效成立的合同提前消灭的情况。 2、从发生原因来看,撤销的原因由法律直接规定;而解除的原因既有法律规定的,也有当事人约定的。 3、从发生的效力看,撤销都有溯及力,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开始起无效;而解除则往往无溯及力,只有在当事人有特别约定或者法律有特别规定及违约解除非继续合同时,才有溯及力。
岗位撤销能否与员工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岗位撤销属于客观情况的重大变化,可以解除合同,但要对职工进行经济赔偿。
律师解答动态
没申请借款钱却打来了,别随意使用这笔钱。先查清楚款项来源,联系打款方问清情况,保留好沟通记录。若对方
小产权房非本村村民购买存在法律风险,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评估合同效力及维权途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一般情况下社保缴纳后不能随意退还。因此,
你好这一块的话可以走诉讼程序进行诉讼起诉的这一块
请问遇到什么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