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是否过度医疗

更新时间:2022-09-28 17: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鉴定是否过度医疗根据医疗活动的复杂性等因素,导致过度医疗呈现出隐蔽性,难以区分,其次是我国目前缺少适合国情的标准。过度医疗认定的注意事项即要注意过度医疗行为必须造成患者损害,如支出不合理的费用或者遭致人身损害,其次要注意医疗机构要在过度医疗中存在过错。
一、

如何鉴定是否过度医疗

  鉴定是否过度医疗具体如下:

  1.活动的复杂性、患者病情的不确定性、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地方医生经验及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等原因,导致过度医疗呈现出多样性与隐蔽性的特征,致使不易区分。

  2.我国当前缺少一部具有全国性法律效力的诊疗规范作为判断基础,且我国的诊疗规范大多是参照国外标准,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国家的诊疗水平,经济环境的差异性。

二、

过度医疗的赔偿

  找法网提醒您:过度医疗的赔偿,应当将因过度医疗增加的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因过度医疗行为给患者造成的额外的人身损害与原发疾病以及治疗原发疾病的费用相区别。分两种情况:

  1.过度医疗没有造成新的人身伤害,或过度医疗和新的人身伤害的形成没有因果关系,只是医疗费用不合理增加。此时,应先确定在正常情况下治疗此种疾病所应采取的措施,然后核定大致的医疗费用。没有其他合理理由,明显超出这一标准的部分,可以认定为不合理费用,应予赔偿。

  2.造成新的人身伤害的。此时应首先明确新的人身伤害的产生和和过度医疗有没有因果关系,包括必然因果关系和相当因果关系。如果有因果关系,那么因新的人身伤害产生的一切费用都应赔偿。

过度医疗鉴定

三、

过度医疗认定的注意事项

  过度医疗认定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1.过度医疗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找法网提醒,其主体不包括非法行医者、药店服务人员。

  2.过度医疗行为造成患者损害,虽然有过度医疗行为,但没有损害后果的,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过度医疗。

  3.虽存在过度医疗行为,但患者的不良后果是由于患者体质特殊、病情异常或者意外事件、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亦不属于医疗过度。

  5.医疗机构要存在过错,即医疗机构违反了法律法规规定的合理诊疗义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医疗过错鉴定程序是如何进行的
医疗过错鉴定的核心程序包括申请、缴费、确定鉴定人和提交鉴定书。每一步都需要严格依法进行,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及时处理医疗过错鉴定,以免影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法律效力。
遭遇医疗纠纷如何进行责任鉴定?
遭遇医疗纠纷要进行责任鉴定,患者需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准备一份载有个人情况、纠纷事实等内容的书面申请书;其次,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鉴定申请;接着,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并提供相关证据;最后,等待鉴定结果,并根据结果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何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医疗过失
判断医疗过失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要确认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是否遵守相关法律和诊疗规范。其次,分析医务人员在行为上是否存在过失。最后,评估患者是否遭受人身损害。若存在上述情形,可依据相关法规追究医疗机构责任。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赔偿、申请医疗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等,具体应根据情况选择。
相关知识推荐
律师解答动态
过了诉讼时效,法院不再受理的,转为自然债务了。
你好,可以具体说明一下事情,以便更好地维护利益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
冯新广律师
冯新广律师
10分钟前
当然是马上报警啊,越快越好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