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
更新时间:2023-07-09 06: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即员工享受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三项基本待遇,并且还有福利费制度、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制度、死亡待遇制度、疾病待遇制度给予员工特殊待遇。
一、
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
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如下: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构成: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2.福利费制度:主要用于职工困难补助、集体福利设施、零星物品的购置、慰问住院职工等。
3.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制度:是国家为弥补居住在寒冷地区职工宿舍取暖所支出费用而建立的 一项福利性补贴制度。
4.死亡待遇制度,包括丧葬费补助,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
5.疾病待遇制度:是职工在患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或者所在单位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包括医疗待遇和生活待遇两部分。
二、
事业单位试用期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试用期工资标准即以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里约定了试用期工资,而约定的试用期工资又高于法律规定的标准的,按约定执行。找法网提醒,试用期满后工资,按所确定的职务,级别领取相应工资,直接从各类学校录用的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按法律规定执行,其他新录用人员,按所任职务,比照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确定。

三、
事业单位岗位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事业单位岗位等级划分如下:
1.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2.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
3.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想咨询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工资最新规定
关于劳务派遣人员工资的标准规定为:其应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如果用工单位没有同类岗位的员工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员工的工资来确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第六十三条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工产假多久,期间工资怎么发?
产假期间工资怎么计算:1、如果你没有参加生育保险,那么你的产假工资,按照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2、如果你已经参加生育保险,那么你在产假期间可享受生育津贴,这也就是你的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工龄工资国家规定
你好,工龄工资是根据不同的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工资福利制度来具体制定的,所以不一样的用人单位的工龄工资是有区别的,具体的可以去自己的用人单位查询或者向当地的律师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