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买卖需要交哪些费用
更新时间:2022-09-15 1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经济适用房买卖需要交纳的费用包括契税、印花税、手续费和公共维修基金,对于二类经济适用房还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其中契税适用百分之三的税率,印花税适用百分之零点五的税率。
一、
经济适用房买卖需要交哪些费用
经济适用房买卖需要如下费用:
1.契税,按3%左右交纳。
2.手续费,具体要看当地的收费情况。
3.印花税,买卖双方各缴纳房价款的0.5%。
4.公共维修基金,房价款的2%。
找法网提醒,经济适用房可以分为一类经济适用房和二类经济适用房两种。其中二类经济适用房要交一笔计税价格×3%的土地出让金。
二、
经济适用房首付需要几成呢
经济适用房首付通常需要二成左右。但是在办理按揭的过程中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要考察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誉度,是否单身或是外地户口会作为银行考察贷款者还款能力的几点要素,一般情况下,还是以贷款人的综合还款能力来决定的。找法网提醒您,购房的价格计算公式如下:购房款=(可享受的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标准-已有住房建筑面积)×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已有住房建筑面积 + 实际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可享受的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标准)×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价。

三、
经济适用房的购买程序
经济适用房的购买程序大致如下:
1.申请
申请审核通过的家庭将通过计算机程序公开摇号取得轮候序号。
2.受理
区房管局受理申请,对要件原件进行审验,并与相关复印件核对。
3.公示
区房管局要将经审验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家庭人口、收入、住房等情况进行10天的公示。
4.审核
街道(乡、镇)住房保障机构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户籍年限、住房面积核查,随后开展为期10天的初审公示。
5.摇号和选房
第1次摇号确定轮候次序,建立轮候名册;第2次摇号确定购买或者承租的经适房。
6.购房
销售单位与符合规定的购房人签定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后,收回购房人所持购房证明留存备查。
7.登记
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权属登记。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经济适用房买卖需要交税吗?
在经济适用房买卖中,若房屋取得产权证或完税凭证不满五年,买卖双方需按原购买价格转让,并缴纳印花税。若超过五年,可按市场价出售,但需缴纳契税、印花税和综合地价款。具体操作时,应首先确定房屋是否满足交易条件,然后计算应缴税费金额,最后前往地税局缴纳税费。如需委托代办,应选择有资质的机构。
想申请经济适用房,需要哪些申请材料?
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流程:<br/>
1、申请人带着本人的身份信息及相关证件向户口所在地的房管局提出申请,办理申购登记手续,领取申请审批表;<br/>
2、准备好材料办理收入和住房的证明<br/>
3、房管局进行审核。<br/>
4、市房管局按照规定复审以及评分之后市房管局根据其评分情况,通过公开摇号的方式来确定选房顺序。 <br/>
法律依据:<br/>
根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 <br/>
城市低收入家庭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br/>
(一)具有当地城镇户口;<br/>
(二)家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br/>
(三)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标准。<br/>
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商品住房价格、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居住水平和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确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申请经济适用房,需要材料是什么
经济适用房申请书应写明所致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名称;申请人基本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证号码等;申请人户籍所在地住址与现居住地住址与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申请事由等。<br/>
法律依据:<br/>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br/>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经济适用住房由市、县人民政府按限定的价格,统一组织向符合购房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出售。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制度。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的具体办法,并向社会公布。<br/>
第二十七条<br/>
经审核公示通过的家庭,由市、县人民政府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发放准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核准通知,注明可以购买的面积标准。然后按照收入水平、住房困难程度和申请顺序等因素进行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