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受人应承担哪些义务

更新时间:2023-09-02 01: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买受人应承担的义务有,按照约定的数额约定的时间,支付价款,受领标的物。在约定的检验期间内检验,对标的物检查通知的义务。暂时保管及应急处置拒绝受领的标的物。
一、

买受人应承担哪些义务

  买受人应承担的义务有:

  1.支付价款。

  价款是买受人获取标的物的所有权的对价。依合同的约定向出卖人支付价款,是买受人的主要义务。买受人须按合同约定的数额、时间、地点支付价款,并不得违反法律以及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合同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依法律规定、参照交易惯例确定。

  2.受领标的物。

  对于出卖人交付标的物及其有关权利和凭证,买受人有及时受领义务。

  3.对标的物检查通知的义务。

  买受人受领标的物后,应当在当事人约定或法定期限内,依通常程序尽快检查标的物。若发现应由出卖人负担保责任的瑕疵时,应妥善保管标的物并将其瑕疵立即通知出卖人。

二、

买受人的权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买受人享有的权利包括以下内容:

  1.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的,不影响因出卖人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买受人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

  2.买受人有确切证据证明第三人可能就标的物主张权利的,可以中止支付相应的价款,但出卖人提供适当担保的除外。

  3.买受人对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

  4.买受人对出卖人多交付的标的物,可以接收或者拒绝接收多交的部分。买受人接收多交的部分,按照合同的价格支付价款。

  5.标的物在交付之前产生的孳息,归出卖人所有,交付之后产生的孳息,归买受人所有。

买受人义务

三、

买受人悔拍后保证金是否退还

  找法网提醒您,买受人悔拍后保证金不会退还。依次用于支付拍卖产生的费用损失、弥补重新拍卖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的差价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四条 拍卖成交后买受人悔拍的,交纳的保证金不予退还,依次用于支付拍卖产生的费用损失、弥补重新拍卖价款低于原拍卖价款的差价、冲抵本案被执行人的债务以及与拍卖财产相关的被执行人的债务。悔拍后重新拍卖的,原买受人不得参加竞买。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物权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161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买卖合同中买受人有什么义务
买卖合同中买受人的义务具体有检验通知的义务、支付价款的义务,一并享有占有、使用担保财产的权利,查阅、复制按揭贷款人持有的相关权利凭证及文件的权利,赎回担保财产或
卖方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买卖合同中买受人需要承担这些法律义务: 1、支付价款的义务。如果有约定价款的支付方式,按照约定来,没有约定的,一般都是货到付款; 2、接受标的物并对其进行检验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买受人和共同买受人有什么区别
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变更买受人。急
和开发商协商变更合同
商品有问题的官方客服向我申请全额退款,但商家要求退款或退款,怎么办
你好,购物时请保存好相关的凭证信息,商品出现问题时凭证信息成为是否能退款的依据。
员工离职后发生的一切都与公司无关。怎样才能正确书写?
公司离职证明可以写明员工的基本信息、入职时间、离职原因、离职时间等,最后写明日期,加盖单位印章。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
有身份信息被泄密怎么处理
身份信息泄露后,常见处理方式有更换账号、修改密码、报案及律师起诉等。选择时需考虑泄露程度、影响范围及个人需求,轻微泄露可修改密码,若涉及财产等严重问题则应及时报
身份信息泄露怎么去查
身份信息泄露,及时应对。可向公安、互联网管理部门投诉举报,要求查处。同时,更换账号、密码,监控银行账户,防止财产损失。必要时,寻求律师协助,维护权益。
摩托车过期的年审2月左右才闯红灯
你好,你是有民事案件的问题吗,具体描述
就是我15周岁出去旅游可以开酒店吗
针对不同情况,未成年人在旅游时的住宿问题可采取不同措施。如有监护人陪同,可直接预订酒店并共同入住。若单独出行,建议提前咨询酒店政策,部分酒店可能接受监护人签署的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