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8-09 15: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有提起诉讼、权利人主张权利和义务人认诺。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发生不可抗力时间、法定代理人死亡、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等。
一、

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有哪些

  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

  1.提起诉讼。即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依法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该程序包括但不限于诉讼、仲裁、调解等,都可以达到诉讼时效中断的目的,使诉讼时效重新起算。

  2.权利人主张权利。这里指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这一行为是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行使请求权。改变了不行使请求权的状态,故应中断诉讼时效。例如:向对方登门催收、邮寄催收函、达成还款计划等。

  3.义务人认诺。即债务人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权利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基于义务人认诺所承担的义务,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重新得以明确,诉讼时效自此中断,并即时重新起算。承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部分清偿、请求延期给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达成调解意见等。

二、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三、

诉讼时效的概念和效力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权利。

  诉讼时效期间经过,在法律上发生的效力是,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如果起诉,虽然人民法院会受理,但一旦查明诉讼时效期间已经经过,将判决驳回诉讼请求。但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没有消灭。

  找法网提醒,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但如实体权利本身已消灭,则义务人可以不当得利为由请求反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人身权诉讼时效中断的常见情形有哪些
人身权诉讼时效可因起诉、请求、认诺而中断。起诉是向法院主张权利;请求是向义务人直接表达履行意愿;认诺则是义务人同意履行。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确保权益得到最大保障。
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情况有哪些?
诉讼时效中断情形多样。包括提出履行请求、同意履行、提起诉讼等。操作时需保留相关证据,如书面请求、协议书等,以确保中断效力。诉讼或仲裁需依法进行。
哪些情况可以被认定为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情形多样。包括提起诉讼、申请仲裁、支付令等。提起诉讼可寻求法院保护,申请仲裁则通过仲裁机构解决争议,支付令是债权人请求法院催促债务人履行支付义务。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16分钟前
你好,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是双方就解除劳动关系达成的一致意见,只要该协议合法有效,就已经对离职相关事宜作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