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需要什么材料,要交什么费用?
更新时间:2022-07-01 16: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需要的材料包括买卖双方身份信息、房屋产权证以及买卖双方合同等。经济适用房上市要交的费用包括房屋登记费、契税、个人所得税等。需要注意的是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的条件是住房时间已满5年,并且当事人向当政府部门补交了土地收益金等相关价款。

一、
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需要什么材料
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需要的材料包括:
1.买卖双方提交身份材料;
2.卖方填《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上市出售申请确认表》;
3.与原产权单位买卖契约;
4.经济适用房房屋所有权证;
5.经济适用房买卖双方合同一式三份;
6.经济适用房房屋所有权证附图、登记表复印件(证中无图的除外、登记表不复印原产权人)。
二、
经济适用房上市要交什么费用
经济适用房上市要交的费用包括:
1.契税,按3%左右交纳;
2.手续费,几百元;
3.印花税,买卖双方各缴纳房价款的0.5%;
4.公共维修基金,房价款的2%。经济适用房可以分为一类经济适用房和二类经济适用房两种。
找法网提醒:一类经济适用房是指面向社会公开发售的经济适用房;二类经济适用房是指那些回迁性质或康居、安居性质的房屋,按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的其他类房屋。一类经济适用房出售与普通住宅出售流程一致,其价格也可以按市场价出售。二类经济适用房则要交一笔计税价格×3%的土地出让金。
三、
经济适用房出售条件
经济适用房出售条件:
1.对于已经住满5年的经济适用房,业主现在可以依照目前市场价格进行出售,但出售后业主需按房屋成交额的10%补交综合地价款。
2.对于尚未住满5年的经济适用房,由于政策规定则不允许按市场价格出售。因此,确需出售此类经济适用房的业主,只能以不高于购买时的单价出售,并且只能出售给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条件的家庭或由政府相关部门收购。以上是经济适用房的出卖政策。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 [1]《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上市出售申请确认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经济适用房买卖需要交税吗?
在经济适用房买卖中,若房屋取得产权证或完税凭证不满五年,买卖双方需按原购买价格转让,并缴纳印花税。若超过五年,可按市场价出售,但需缴纳契税、印花税和综合地价款。具体操作时,应首先确定房屋是否满足交易条件,然后计算应缴税费金额,最后前往地税局缴纳税费。如需委托代办,应选择有资质的机构。
想申请经济适用房,需要哪些申请材料?
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流程:<br/>
1、申请人带着本人的身份信息及相关证件向户口所在地的房管局提出申请,办理申购登记手续,领取申请审批表;<br/>
2、准备好材料办理收入和住房的证明<br/>
3、房管局进行审核。<br/>
4、市房管局按照规定复审以及评分之后市房管局根据其评分情况,通过公开摇号的方式来确定选房顺序。 <br/>
法律依据:<br/>
根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 <br/>
城市低收入家庭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br/>
(一)具有当地城镇户口;<br/>
(二)家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br/>
(三)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标准。<br/>
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商品住房价格、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居住水平和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确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申请经济适用房,需要材料是什么
经济适用房申请书应写明所致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名称;申请人基本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公民身份证号码等;申请人户籍所在地住址与现居住地住址与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申请事由等。<br/>
法律依据:<br/>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br/>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经济适用住房由市、县人民政府按限定的价格,统一组织向符合购房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出售。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制度。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核、公示和轮候的具体办法,并向社会公布。<br/>
第二十七条<br/>
经审核公示通过的家庭,由市、县人民政府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发放准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核准通知,注明可以购买的面积标准。然后按照收入水平、住房困难程度和申请顺序等因素进行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