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方享有合同解除权吗,解除权和撤销权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2-07-07 09: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违约方不享有合同解除权,但是在继续履行会造成更大损失的情况下,可以请求法院判决解除合同。解除权和撤销权区别在于制度不同、主体不同、对象不同、效力不同、权利的存续期间不同。
一、

违约方享有合同解除权吗

  违约方不享有合同解除权。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如果继续履行合同,违约方将面临更大的损失,而守约方拒不行使解除权。那么法院应当根据违约方的请求判决解除合同。同时,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

  找法网提醒您,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关于违约方不得解除合同的明确规定。在一方不愿意继续履行合同时,虽然有强制履行的制度设定,但强制履行显然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不自愿履行的情形。

二、

解除权和撤销权的区别

  解除权和撤销权的区别在于:

  1.二者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分别属于合同效力制度与合同保全制度。可撤销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贯彻意思自治原则,使撤销权针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请求撤销,从而实现撤销权人的意志和利益。

  2.从主体上看,可撤销合同制度赋予撤销权人以撤销权,撤销权人一般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人或受害人。

  3.从二者撤销的对象来看,可撤销合同中一方当事人所享有的撤销权是针对一方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而请求撤销,撤销权人请求撤销的是他与另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

  4.从效力上来看,在可撤销制度中,撤销只是在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所以撤销权的行使只是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

  5.从权利的存续期间来看,两种撤销权的行使都要求从撤销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

违约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三、

解除权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解除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债权请求权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合同解除权不属于债权请求权,而是属于形成权,而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依据前条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54111
在线咨询
引用法条
  • [1]《民法典》第七十五条
  • [2]《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八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合同解除权 撤销权,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时间是否可以参考撤销权
你好,你的问题已经仔细阅读了,希望你能够联系我,愿免费协助.可以通过Q Q和飞 信,手机在线咨询
违约方有解除权吗?
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违约方可诉请解除合同
一年前买了保险合同,有解除权吗?
解除保险合同由投保人和保险人协商,若是有法定解除情况的,可以根据相应情况解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代理人签订的不定期租赁合同,被代理人享有随时解除权吗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房屋租赁合同作出不同的分类: 1、住宅用房租赁合同和生产经营用房租赁合同。 根据房屋租赁合同的目的和用途不同,房屋租赁可分住宅用房屋租赁合同
合同解除途径有哪些
合同解除途径有哪些
合同解除常识
农村宅基地政策2012年
一、2022年6月农村宅基地最新政策农村宅基地政策如下:1、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
陌生人闯进我的院子,被我的狗咬了需要赔偿吗?
动物咬伤人,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误工费。若是造成他人残疾或者死亡的,还需
我工作的地方原本是一个月3000元的试用期,但是我一个月没工作了。她说按照最低标准给我算是按照100
试用期工资应当由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和劳动者当月的实际工作天数来按月结算。单位发给劳动者的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
二十年前拖欠的鱼塘费现在还需要缴吗
你好,不需要缴纳了,早已过了诉讼时效了
我已经交满15年医保!要是以后不交了!是不是不能享受职工医保了
停缴医保会影响报销。处理方式有补缴或续缴。补缴可恢复医保待遇,但需支付滞纳金;续缴则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免影响待遇。选择补缴或续缴需根据停缴时长和实际情况。
办里入住公租房,单位不给盖章怎么办
单位不给盖章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首先,与单位负责人或人事部门沟通,了解具体原因并争取支持;其次,尝试提供其他证明材料以替代单位盖章;若仍无法解决问题,可考虑向相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