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原则

更新时间:2023-03-31 08: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关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新闻,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一般都会申请劳动仲裁。那么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原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原则

  第一是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企业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在处理争议案件时,要以法律为准绳,并遵循有关法定程序,劳动争议处理的开始、进行和终结都要符合程序法的规定,对双方当事人的权利要给予平等的保护。

  第二是公正和平等原则。公正和平等原则是指在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应当公正、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处理程序和处理结果不得偏向任何一方。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

二、

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者诉讼能力不强。在劳动争议诉讼中劳动者诉讼能力普遍不强,突出体现在劳动者的举证能力上。虽然劳动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做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但对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之外的劳动者的权利主张方面,劳动者还是负有相应的举证责任的。但在案件审理中发现部分劳动者对其举证责任范围内的事项,其不能有效的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二)劳动者诉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施行以来,劳动争议案件诉讼费无论标的大小一律10元,简易程序或调解还减半收取,劳动者的司法诉求得到充分的表达。一方面,劳动者的司法诉求从符合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范围向不属人民法院主管的争议方向扩展,大量不属人民法院受理的争议诉至人民法院;另一方面,部分劳动者将多年前的劳动争议纷纷诉至人民法院。如有些已离职多年的劳动者要求原单位支付加班工资,甚至有些已退休多年的退休员工要求原单位支付其在职时的相关福利等等。劳动者的这些诉求体现了诉讼成本大幅降低后,劳动者的诉求缺乏理性,其有些诉求要么不属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范围,要么早过了诉讼时效,因此很难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三、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程序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程序:劳动者应收集证据证明与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协商无法解决,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举报后仍存在争议,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进行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原则的相关知识,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相信你对劳动争议处理的相关法律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何处理劳动争议?
处理劳动争议的步骤如下: 1. 劳动者应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2. 如果协商无法解决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以寻求相关部门的介入和调解。 3. 如果举报后仍存在争议,劳动者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请求进行仲裁。 4. 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劳动争议诉讼的原则是什么
劳动争议诉讼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对等原则,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平等; 2、调解原则,调解的前提是双方自愿,自愿达成的协议必须合法; 3、诚实信用原则,双方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第十三条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劳动争议是如何处理的
当事人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来处理。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若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