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绝父子关系法律认可吗
更新时间:2022-04-22 08: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当前社会家庭因素不稳定,许多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分离破碎,近些年来不仅出现了“啃老族”,更有些子女不尽赡养父母的义务,或者是父母过分要求,孩子接受不了,所以隔离父子的关系。那么断绝父子关系法律认可吗吗?下面由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
断绝父子关系法律认可吗
目前我国法律对断绝父母子女关系是没有作出规定的,所以断绝父母子女关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法律是不承认这种行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
【父母子女之间的法律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二、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有效吗
(一)无效。我国法律目前不认可这种“断绝父子关系”的协议,它是无效的。
(二)我国《民法典》合同编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父子血缘关系属于身份关系,不属于合同编调整对象中的“平等主体”,不属于合同法调整的范围。
(三)另外根据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规定,父母和子女关系是一种血亲关系,血亲关系多因血缘关系而形成,血缘关系不能通过法律或其他手段人为加以解除。因此,断绝父子关系的协议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三、
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法律上断绝父子关系
法律上断绝父子关系分为两种:
(一)子女和亲生父母是关系最近的直系血亲
这种血亲关系是由血缘形成的,从出生时产生,伴随着一方死亡而消灭,这也是权利、义务上的消灭。
即使父母离婚,和子女的关系都不能解除,因为血缘关系不能通过法律或其他手段人为加以解除。向登报声明或双方协议表明断绝父子关系,但只能说明关系恶化到极点,但是法律上并不承认。
(二)子女和养父母之间的收养关系
子女和养父母之间的收养关系是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解除的。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收集整合的断绝父子关系法律认可吗吗相关知识。断绝父子关系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我们应当发扬传统美德,尽子女孝道。如果和父母发生矛盾或者是父母有一些行为我们接受不了,我们尽量的去和父母沟通,说道理,毕竟这个世界上亲人是唯一的,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断绝父子关系后!对孩子还有影响吗?
法律分析:断绝父子关系的的行为并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即使当事人达成意愿,法律关系也不会改变。父母和子女关系是一种血亲关系,血亲关系多因血缘关系而形成,血缘关系不能通过法律或其他手段人为加以解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用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他们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法院能否断绝父子关系?
到法院起诉,不可以脱离父子关系。解除自然血亲关系不属于法律的作用范围。对于亲生父子关系,在基于血缘关系产生,从情感上可以断绝关系,但是不可以从法律上断绝。
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 有明确的被告;
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断绝父子关系后!对孩子还有影响吗?
法律分析:断绝父子关系的的行为并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即使当事人达成意愿,法律关系也不会改变。父母和子女关系是一种血亲关系,血亲关系多因血缘关系而形成,血缘关系不能通过法律或其他手段人为加以解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用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他们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