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做什么即可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更新时间:2022-04-21 12: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当双方发生纠纷时,到法院诉讼是解决争议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最严重的的问题就是判决执行难了。我国对于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行为,严重的可能涉嫌触犯刑法。那么被执行人做什么即可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执行人做什么即可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被执行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有拒绝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拒绝执行,是指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采取种种手段而拒绝履行。如对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置之不理或者躲藏、逃避等不作为行为,或者转移、隐藏可供执行的财产、殴打、捆绑、拘禁、围攻执行人员等行为。

  (二)执行义务人具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若是无能力履行,也不能逼死人,但是为逃避义务,采取隐藏、转移、变卖、赠送、毁损自己财物而造成无法履行的,仍应属于有能力执行,构成犯罪的,应以本罪论处。

  (三)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构成本罪的要求很严格,情节尚不属于严重,即使具有拒不执行的行为,也不能以本罪论处。“情节严重”包括隐藏财产、逃匿、抗拒执行等。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二、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演变历程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以下简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规定于刑法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中。1979年刑法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妨害公务罪规定在同一条文中,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刑事自诉案件审查立案的规定》的通知,第三条规定:“《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中抗拒执行判决、裁定案由人民法院直接立案审理”,直到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废止1980年1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发布的部分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第九批)的决定》将该规定废止。

  (二)1997年刑法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进行单独规定,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内容明确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为公诉案件,但是,现今该解释已经被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所废止。

  (三)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进行了修正,即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既提高了本罪的法定刑,又将单位新增为本罪的犯罪主体。此后,全以立法解释、联合通知的形式,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适用予以解释。

三、

什么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一)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概念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要是指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对判决、裁定负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某些个人,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

  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

  拒执罪移交程序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被执行人做什么即可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相关知识。如果拒不执行判决的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应当被判处行政拘留。然而同一违法事实给予行政拘留的,只能拘留一次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卖方拖延过户构成违约,您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法律维权步骤‌协商沟通
嗯,这个看轻微伤,看情况鉴定的,要鉴定的,这个要法医鉴定什么情况。
您好,处理9万元欠款问题,可采取以下步骤:协商与沟通首先尝试与债务人协商制定还款计划或分期方案,并签
极积应诉,在诉讼中主动和解决并履行协议结案较好;当然也可判决解决争议!供你参考!
退保费价格需依据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建议提供具体保单信息以便详细解答。
应该尽快的起诉,防止过了诉讼时效,另外起诉后法院判决你也可以强制执行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