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公积金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2-05-13 15:5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住房公积金是用人单位未本单位职工提供的一项福利,用人单位一般是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缴纳的。那么离职后公积金怎么处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离职后公积金怎么处理?

  职工离职后,可凭解除劳动关系合同、有些地区居民办理的还有失业证、身份证办理提取。辞职的提取属销户提取,就是提取您的公积金账户内的本息全额。部分地区对辞职的提取有时间限制。有2年内不得提取,有2年为再就业才能提取等条件。 之后所以部分地区做此类要求是因为: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互助的个人储金,还具备互助性,有些地区存贷比高,资金运用率处在高位,盘子贷款负荷较大,人员流动性强,有这些的限定您的资金必需停留在管理中心一定时间。辞职事实属实,未有再就业,手续齐全,是可以办理的。手续也是很简单的。 离职后住房公积金提取要提供的材料有:原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当地)市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提取/转移申请书》、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卡》或《联名卡》,以及户口迁出设区市证明或户口迁入地户口迁入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或迁出设区市后重新就业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书》原件及复印件等。

离职后公积金

二、

辞职了公积金可以自己交吗

  (一)劳动者离职后,原公司会在劳动者离职之日起30天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封存手续。

  (二)公积金缴纳问题,劳动者不能单独购买公积金,必须以用人单位形式来购买。因此,最好,先找工作,然后,把公积金转移到新公司,那么就可以衔接原公积金账户。

三、

离职了公积金还能取吗

  一般是办理完离职手续后就可以取了。但如果你是在月初或月中离职,上个月的公积金可能还没有转入个人账户,建议要等到每月20号以后去办理会比较好一些。具体申请需要的资料可参照当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离职后公积金怎么处理?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离职后公积金一般都会封存,将劳动者入职新单位且新单位会未职工缴纳公积金时,可以将其账户转移至新单位。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离职了,怎么提公积金?
建议咨询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公积金管理部门
我在红旗连锁辞职后公积金怎么?
辞职后公积金是可以自己交的。公积金自己交的流程:一、个人开户缴存人携带以下资料原件和复印件到银行网点申请开设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1)身份证、上一年度养老保险缴
离职后,公积金怎么提取
各地市的政策不一样,具体的建议咨询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失信人员如何领取养老金?
失信人员能领取养老金,但是养老金应当视为被执行人在第三人处的固定收入,属于责任财产,因此人民法院有权提取失信人员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养老金,但会保留失信人员及其所
领取失业补贴期间,外省就业后能继续领取吗?
你好,符合失业金领取条件的失业人员,需要提供解除劳动关系的材料、身份证、户口本等向当地社保机构申请领取失业金。
肇事逃逸医保怎么报销的?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可以报销医疗保险。 1、交强险报销医药费,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责任的,医疗费用的赔偿限额是:8,000元人民币。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
单位关门了,不给上保险了我该怎么办
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劳动者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即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已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我社保卡在东莞买的,现在荆州二医住院能报销吗?
法律分析:可以报销。属于异地医疗保险报销。不可以通过社保卡直接结算,需要有的流程如下:1、河北当地县级医院以上的转诊证明。拿一个小城镇的医保来说,如果要去异地就
在宁德工作,之后辞职了回湖北工作,想把宁德的公积金提取出来,有没有办法
辞职住房公积金提取步骤:1、由公积金中心核准的提取,提交相关证件,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办事处审核盖章。2、持盖章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单》、公积金存折或联名卡和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